陈寨拆迁考验城市治理能力 让“郑漂”梦想不流浪

要闻河南商报2016-08-25 09:09:00

  陈寨的拆迁,既标志着郑州市城中村拆迁改造进入收官,更是考验郑州市城市治理能力的开始。

  □本报评论员丁新伟

  8月21日,郑州最大的城中村——陈寨开始拆迁,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一条新闻,而对住在这里的15万“郑漂”而言,选择的时刻到来了:继续漂在郑州,则需要到远离城区的郊区租房,以减轻房租上涨带来的压力;要么像那些因为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而不得不逃离“北上广”的“漂族”一样,回到家乡或者到别的城市,进行人生的又一次打拼。

  当陈寨的拆迁按部就班地进行,如何让“郑漂”的梦想不再流浪,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民生话题。陈寨的拆迁,既标志着郑州市城中村拆迁改造进入收官,更是考验郑州市城市治理能力的开始。

  在新楼盘尚未矗立在城中村原址前的“空窗期”,“郑漂”们将承受更多的压力:想在距离城区近的地方租房,要多掏房租,否则只能效仿在河北和北京交界处租房的“北漂”,增加上班路途的奔波,来换取郊区租房的相对低的成本。即便过了“空窗期”,旧貌换新颜的城中村,房价显然要比以前高,房租势必会上涨。这对于“郑漂”而言,意味着山大的压力,从而动摇自己留在郑州奋斗的决心。对常住人口950多万的郑州来说,“郑漂”虽然占比不大,能否让他们把郑州当作“理想”的安放地,却关系城市的温度和发展活力。

  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只有省会郑州是人口净流入地区,外省流入河南人口的37%和省内人口流动人口的60%,均留到郑州市。这个数据既彰显着郑州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也映照出“人口红利”对郑州城市发展的贡献。当很多城市陷入“人口红利”不断削减的苦恼时,最大程度减少城中村改造带给“郑漂”的不便,是郑州市不得不直面的议题。“郑漂”一族中,不乏一技之长者,刚毕业的大学生占比亦不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生水起的当下,“郑漂”人数虽少,创业创新的潜力巨大,是发展活力的“富矿”,更是郑州吸引更多人才、厚植核心竞争力的“广告”。

  “城外现代化,城内脏乱差”,这是郑州市城中村的真实写照,郑州市对城中村拆迁改造,是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然而拆迁改造毕竟不可能一蹴而就,难免会有“阵痛期”,“郑漂”的生活受到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国家已经出台政策,从房源、公租房货币化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市场规范方面,给予住房租赁市场支持。

  对于郑州而言,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关键是要把政策执行好,缩短城镇化过程中的“阵痛”期,给“郑漂”们提供一个安放理想之地。令人欣慰的是,郑州市新出台的措施中,已经把“郑漂”纳入保障房实施范围;郑州市代市长程志明日前也明确提出,“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