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套房优惠利率占比首降

要闻广州日报2016-09-28 09:50:41

  本月广州又有银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记者获悉,平安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从上月的 8.5折降至8.2折,花旗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从上月的8.7折降至8.5折,使得广州首套房平均利率从上月的4.2%下调至4.19%,全国排名第4低。

  不过,融360的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 9月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连续止跌,优惠占比首次下降。分析师预计,后续可能收紧优惠。

  据融360数据显示,在监测的广州23家银行中,平安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从上月的8.5折降至本月的8.2折,花旗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从上月的8.7折降至本月的8.5折。

  受此影响,广州本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从4.2%下降为4.19%。不过,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的依然是汇丰银行的8折,最高的是渣打银行的基准利率,共有19家银行执行 8.5折优惠利率,是首套房贷款的主流利率,优惠占比为95.65%。首套房首付方面,23家银行全部为首付三成。

  广州首套房

  平均利率下降为4.19%

  二套房方面,受本地政策约束,监测的23 家银行二套房全部执行七成首付政策。二套房贷款利率方面,最高的是广州银行的基准利率上浮15%,其余22家银行全部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

  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各大银行机构纷纷加码按揭房贷业务。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贷款增长9487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5286亿元,占比55.72%,成为信贷增长主力。

  人民大学发布的报告亦显示,在2016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中,有至少2.3万亿元投向了购房贷款(接近2015年全年的水平),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31%,加上1.1万亿元投向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合计至少有46%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市场。

  普华永道表示,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讲,银行还会把房贷业务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重点。而在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五大行高管均表态将在下半年大力发展住房贷款业务。

  融360分析师王梦升认为,中国实体经济不断下滑,但是房地产杠杆越来越大,中国居民的房产杠杆快速上升,政府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因城施策,控制地价,建立遏制投资性需求的有效机制,解决刚性需求。

  从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走势来看,9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4%,和8月持平。同比去年9月的4.91%下降0.47%。在融360监测的35个城市中,平均利率最低的为天津的4.12%,最高为乌鲁木齐的4.95%,广州排名第四。

  全国房贷

  优惠利率基本到了下限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优惠利率占比85.74%,较上月下降了0.35%,首次下降。从首套房利率的优惠力度来看,本月全国533家银行中,提供9折以下优惠利率的银行有155家,比上月减少1家。

  融360预计,全国房贷优惠利率首次下降意味着银行的利率优惠基本到了下限,后续可能收紧优惠。

  对于二套房,目前全国二套房平均房贷利率为5.39%与上月持平。从同比来看,去年同期二套房利率高达5.66%,本月同比降低0.27%。融360监测的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共有516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和上月持平,是当前二套房贷款的绝对主流利率。

  融360分析师王梦升认为,当前二套房利率走势较为平稳,未来,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政策刺激,二套房贷款将会继续维持基准利率上浮10%的主流利率。同时,在国家没有出台新的政策下,二套房首付比例将会保持稳定。(记者 林晓丽)

  最新消息

  50大房企拿地

  超过10039亿元

  楼市火爆,土地市场更加火爆。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年内抢地最积极的50大房企合计拿地为10039亿元,合计建筑面积为14001万平方米,平均拿地成本为7169.8元每平方米。而在2015年同期,拿地平均成本只有4761元每平方米。也就是企业拿地平均成本增加高达51%。在2015年同期,50大房企拿地金额只有5932亿元,2016年同比上涨幅度高达69%。

  合计有35家房企拿地超过百亿元,在2015年同期只有19家。抢地企业从国企到民企,开始全面出现。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多地出台了土地市场收紧政策。

  土地市场新政频出

  前日傍晚,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宣布从今日起,杭州市区将加大土地供应,并调整土地公开出让竞价方式。同时,昨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文称,杭州自9月28日起同步实施“暂停市区购房入户政策”、“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及“调整商业性住房贷款政策”三项措施。

  之前,已经有多个城市出台土地市场新政,大都围绕控制溢价率和高地价。

  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实施房地产公司债券审核新政,收紧了公司债相关条件。

  新政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考虑为房地产企业发行公司债设立准入门槛并实施分类管理。(记者潘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