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中村越来越少 记住乡愁的方式越来越多

要闻大河报2017-06-22 09:57:02

郑州城中村越来越少 记住乡愁的方式越来越多

村民们正在观看牌坊门楼效果图

郑州城中村越来越少 记住乡愁的方式越来越多

老村民为牌坊门楼开工奠基

  □记者朱建豪文记者张琮摄影

  核心提示|村子拆完了,总得留下点什么吧?郑州二七区齐礼阎村新型社区即将交付,村民很快将可以回迁。为了纪念消失的村庄,他们将在社区门前新建三座仿清代牌坊门楼,上面写着齐礼阎村的村名。

  昨日上午,众多齐礼阎村民见证了这一奠基仪式。据了解,这三座牌坊门楼,最大跨度近29米,是四柱九楼式牌坊门楼,规模宏大。而据齐礼阎村干部介绍,原村被整体拆除,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大家的记忆,留住乡愁。

  平地起牌坊门楼,成一道风景线

  昨天上午,郑州市嵩山路与航海路交叉口西北角,锣鼓喧天,旌旗招展,看热闹的市民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他们脚下的这片地方,原本是城中村齐礼阎村所在的地方。前些年,齐礼阎村被拆迁,这里平地起高楼,建起了新型社区。眼看着就要分房回迁了,现在村民们正在这里举行一场奠基仪式,他们将在新型社区广场上建设三座巨大的牌坊门楼。奠基仪式结束后,这项工程就正式开工了。

  齐礼阎新型社区配置了三条宽敞的商业步行街,三座牌坊门楼就分别建在三条步行街入口处,沿着嵩山路,由北向南一字排开。中间的牌坊门楼为主入口,两侧牌坊门楼为次入口。牌坊门楼由专门的园林设计公司设计。步行街街道宽阔,两侧商住楼为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牌坊门楼将采用四柱九层式设计,进深方向采用双排桩处理,增加厚度,让牌坊门楼显得更加雄浑壮观。

  根据设计,中间的主牌坊门楼宽度约为28.8米,高度为12.97米,比四层楼还要高。两侧牌坊门楼宽度为15.3米,高度为8.9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牌坊门楼为仿清代风格,牌坊门楼顶层为黄色琉璃瓦,顶部以下的斗拱和牌楼以蓝色为主色调,辅以各种彩绘和雕刻。主牌坊门楼上书齐礼阎三个大字,左右两侧牌坊门楼分别写着“齐礼阎二号院”“齐礼阎三号院”。

  奠基仪式上,齐礼阎村党总支书记阎福亮自豪地说,嵩山南路是郑州的南入口,齐礼阎牌坊远远就能进入人们眼帘,将是入郑的一道风景线。齐礼阎村8000多村民,将会在接下来一个月内开始回迁,最迟会于年底前回迁完毕,三座牌坊门楼也会在年底前竣工。

  拆了村,拆不了记忆

  齐礼阎村,对于90后“郑漂”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公交站名称,而对于不少年过三十的老“郑漂”而言,却是一段关乎青春和奋斗的记忆。

  齐礼阎村北抵淮河路,东达大学路,南及长江路,西至工人路,既是一个自然村,又是一个行政村,拆迁前人口超过8000人,在此租房的“郑漂”达数万人,是郑州二七区最大的城中村。

  据1924年出土的唐代阎錡墓志铭载:“秦咸阳令阎乐于汉初游宦于此,定居繁衍后代。”传说唐代将军阎彦翘、阎彦乐等在此屯兵驻防,镇守管城,把村名改为“留兴屯”。明正德年间修筑村寨后曾改名“齐里堡”。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恢复“齐礼阎”,谐音“七里阎”。目前,该村阎姓占总人口的90%,其他32个姓氏占总人口的10%。

  齐礼阎80岁的老党员阎载荣介绍,齐礼阎村有20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郑州的“菜篮子”。改革开放后,城市扩张的脚步日益临近,齐礼阎村周围的千亩菜地逐渐立起高楼大厦,直到2009年,齐礼阎村被拆迁,齐礼阎在这里的印记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了。

  “我们的大半辈子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满满的都是记忆。”阎载荣说,穷苦的童年岁月,艰难的青年时期,都是在这里,到了老了,终于过上好日子,村子突然没了,让人难以割舍。

  “我现在经常回想起在村里的日子。”提起齐礼阎村,一名老先生眼睛突然湿润了,他说,他现在有了一个5岁的孙子,孙子问“我们是哪里人”时,他除了说齐礼阎以外,竟然无法再说别的。他说,有了牌坊门楼,有了村名,他给后人也算有个交代。

  阎福亮说,齐礼阎村是郑州城中村的典型代表,村子没了,但记忆不能就这样被抹去,总得想方设法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建设这三座牌坊门楼,设计建造并不容易,但是村民都支持。

  为了记住乡愁,齐礼阎村民可下了不少功夫。不少公交线路都设置了“齐礼阎站”,经过阎福亮半年的多方奔走,地铁5号线在嵩山路航海路交叉口这一站,也被命名为齐礼阎站。除此之外,阎福亮说,阎氏研究会正在筹备中,齐礼阎村民俗馆也正在筹建中,规划面积上千平米,主要展出齐礼阎村的历史、风俗风貌,这将成为保存城中村记忆独一无二的举措。齐礼阎村的村志编纂也已经进入尾声,等到回迁结束,立马就可以出版。

  城中村越来越少,记住乡愁的方式越来越多

  对于“郑漂”而言,租住在城中村的日子是一段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而对于城中村村民而言,村庄则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承载着所有的欢笑和辛酸记忆。翻开郑州地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200多个城中村已经在地图上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新型社区。高楼大厦里,村庄的生活形态变了,关于村庄的记忆淡去了,人们又开始四处搜寻记忆,留住乡愁。

  二七区菜王村2004年被拆迁后,连村名都没有保存下来,一棵400多岁的大槐树,成为了村民们唯一的记忆,他们视若珍宝。金水区沈庄村为了保存沈庄北路的名字,反复与地名办交涉……

  有专家指出,城中村是城市的故乡,而故乡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后的乡愁。城中村为郑州的城市化做出了贡献,我们有义务记录、保护和传承它们的历史。其实,这几年,郑州市也越来越重视城中村记忆的保存和传承。2015年7月,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拆迁改造村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通知》,提出所有拆迁改造村庄都要编写村庄变迁史,所有拆迁改造村庄都要规划建设或设置村史馆。

  这份文件还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集中保护街区或园区,鼓励村庄改造时规划、设计、建造具有地域风格的公共设施和标志性建筑。对于村庄名称、村庄遗址等文化符号,可采取社区、道路、广场、车站、公用设施命名的形式予以保护传承。有了这一政策支持,在郑州地图上,以原村庄命名的新型社区越来越多,以村庄名称命名的道路、地铁站、公交站名称也越来越多。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赵富海,对郑州城中村改造中的文化保护十分关注,他告诉记者,实际上这几年,郑州的村庄掀起了留住乡愁的高潮,补上了之前的疏漏,一块村名标志,一本村史,都是留住记忆,保留乡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