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区加快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建设

聚焦河南日报2014-10-10 09:08:18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明确提出要把郑州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按照“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一带、两翼、三轴”的战略格局布局大郑州。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工业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原区乘势而上,站在郑州东西均衡发展的高度,打造与郑东新区相呼应的西部核心区和郑州都市区先行区。

  中原区委书记王万鹏说,中原区持续围绕全域城市化这条主线,决战中原新区建设、常西湖新区建设、老城区改造提升三大战场,围绕“加快”二字,争取实现发展的大突破、大跨越,采取超常规的措施,集全区之力,以敢于担当的精神,迅速在辖区内掀起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建设高潮,挺起郑西起飞新脊梁。

  常西湖新区:生态先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核心都市区

  西流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担负着西区市民饮用水的重任,被称为市民的“大水缸”。

  在西流湖公园南区,驻足四顾,只见水波碧碧、鱼翔浅底,两岸更是绿草茵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一番情调。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脏乱。沿岸是群众生活、厂区密集地带,猪、鸡、鸭遍地,污染严重。

  问渠哪得清如许?南水北调对中原区发展形成倒逼,污染问题在短期内被解决,曾经的“掩鼻而过”之地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中原区实施“常西湖截污工程”,把西流湖从上游到入湖口所有村庄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起来,通过两座污水提升泵站,把污水连续向上提升,最终把污水提入五龙口污水处理厂。2012年11月16日,常西湖截污工程正式运行。共收集了西流湖流域38个村民组、19个自然村、共约2.39万常住人口的生活污水。截污管网全长11公里,日平均污水收集量8000吨,最大收集量可达13000吨,投资约5500万元。

  如今,奔流而来的丹江水润泽的这片沃土正迎来中原区大发展、大建设的热潮,一个水清、景秀、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文化新区正孕育而生。

  常西湖新区位于西三环以西、西四环以东,北至化工路以南与高新区接壤,南到常庄水库与二七区为邻,规划面积约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30万。辖区涉及西流湖街道办事处整个区域和航海西路街道办事处的部分区域,共18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人口10.23万,土地面积约5.9万亩。

  常西湖新区紧邻郑州建成区,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园之势”,即郑州市植物园、西流湖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水之势”,即常庄水库、南水北调运河、西流湖等,水资源丰富;“通之势”,即“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建设,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便利;“高之势”,即辖区地势较高,地质、地理条件好,地表地层以第四纪黄土沉积为主,易于建设和开发。

  为加快推进常西湖新区开发建设,中原区于2012年2月中旬组建常西湖新区指挥部;2012年10月成立常西湖新区管委会,积极谋划常西湖新区发展和建设。与此同时,中原区组建了常西湖新区投融资建设平台,成立了常西湖新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解决新区建设中的融资瓶颈问题,发挥市场作用,加快推进常西湖新区建设。

  常庄水库、西流湖,这里有老郑州人的美好记忆,也有饮水思源的感怀。常西湖新区生态水系依托常庄水库水源地和西流湖,构成了环绕郑州西部的水生态系统。

  根据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城市设计深化方案,该片区城市主体框架由西部须水河、东部贾鲁河、北部秀水河、南部汇文绿谷组成,并与城市主景观轴线“莲鹤方壶”共同构成“中”字形生态格局,另外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自东南向西北将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片区内将形成两纵两横、五湖两库的水系格局。

  目前,常西湖新区生态水系所涉及的城市设计方案已完成,全区生态水系建设概念性规划已完成。随着南水北调干渠通水,常西湖生态水系将焕发新的活力。借助生态水系优势,常西湖生态公园建设加速推进,目前西流湖公园南区面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常西湖新区规划编制中把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作为“重头戏”,立足公共文化惠民,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场馆规划编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中市民对文化场所的需求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规划的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选址于陇海西路以北,西四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西三环以西区域,起步核心区域规划1.5平方公里,中期规划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5平方公里。核心区主要涉及大李、孙庄和西岗3个行政村,占地总面积约2250亩。

  常西湖新区管委会表示,经过三五年的努力,要把新区扮靓、做美,建设成郑州西区现代公共服务中心、高端商务中心、生态宜居中心、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新型文化展示中心、创意产业孵化中心、优质品牌教育中心及现代传媒集聚中心,形成集公共服务、商务、研发、居住、教育、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省会领先的核心都市区域,打造成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国内先进行业领军企业集聚的国家级大型商务总部聚集区。

  据了解,拟选址在常西湖新区的郑州市重要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有:郑州市市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中心)、郑州市民健身中心、郑州科技馆新馆、郑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郑州新广电中心、郑州大剧院、郑州市教育中心、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等。

  “行走在中原西路上,心情舒畅。你看,道路两边,鲜花斗艳、绿树成荫,还不时传来小鸟欢叫声。”近日,在中原西路生态廊道带孩子游玩的张军兴奋地说,没想到,两年时间,郑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不可思议。西流湖生态公园环境也越来越好,南水北调马上也要通水了,到那时,河流、湖泊、美景连成一片,相互映衬,生活在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记者在现场看到,成群结队的市民在生态廊道内,或小憩,或追逐,很是惬意。这里已初步呈现“公交进港湾、行人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生态效果。

  中原区把构建绿色交通网络,做好生态廊道建设作为该区新型城镇化“六个切入点”之一,也是实施中原都市区建设和“美丽中原”建设的重点工作。2013年底,已完成绿色交通网络37公里。中原区还计划到2014年底建成绿色廊道长度44.5公里,建成公交港湾38个,综合共建体15处,并开展中原西路的绿化提升建设。完成地铁一号线周边社会停车场建设1个,完成高速出入市口整治工作,全面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建成以绿色为主题的“畅洁绿美安”的景观大道。

  中原新区: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携着清冽的丹江水奔流北上,加快了中原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在中原区的南水北调干渠西畔,总规划面积约33平方公里的中原新区呼之欲出,它将成为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组团之一。

  根据规划,中原新区按照“一带、两心、两轴、三廊、四组团”的发展格局,形成层次分明、职能分工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发展网络,对原有的产业定位进行“两大提升”,由传统的纺织服装生产制造、机械制造加工业升级为工业设计研发,由传统商贸业升级为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努力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商、时尚智慧的现代化新城区。

  为了实现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中原新区紧紧围绕市、区规划,采取“三个三”发展思路:即以全域城市化为主线,突出“三个先行”,推进“三大建设”和强化“三个保障”。集中优势资源和资金,全力推进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原新区南片区25条道路2月份进场施工,年底前一半以上道路具备通车条件。

  致力于打造千亿级产业集聚区,中原新区在产业谋划上进一步明确了围绕“一主业、两集群”构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一主业”即现代服务业,要以村庄改造功能提升为契机,以新区为招商平台,紧盯国内外500强、主导行业龙头企业和央企,强化招强引优、选商引资,大力引进和发展信息创意、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不断提升中原区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两集群”即打造千亿级的家居产业集群和品牌纺织服装集群。以郑州金马凯旋家居CBD为依托,把其打造成为国内第一品牌、第一知名企业,建成全国的价格指数中心、新产品展示中心、交易中心、发布中心以及营销中心。品牌纺织服装集群,以锦艺国际轻纺城、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品牌中心、纺织产业园内的13家纺织服装企业为主导,提升产业关联度,提高产业档次,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地。

  中原新区先后引进了领先企业200余家,累计完成投资近200亿元。目前,总投资268亿元的郑州金马凯旋家居CBD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锦艺国际轻纺城项目、总投资22.3亿元的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品牌中心项目正在建设,2014年即可开业运营。总投资13.6亿元的恒天重工新纺机项目即将竣工验收,总投资100亿元的大中原汽车物流港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中机六院高科技信息园项目等7个省重点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中原新区以“强投资”加快发展,在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上加大投资规模,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跟上。目前,已启动须水河以南片区,25条道路的建设总投资20亿元。

  打造公共平台,助推新区发展。国家棉花及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是全国唯一集棉花、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为一体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质量检测、标准制订、纠纷仲裁功能,且国际互认;华中纺织信息服务中心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电子信息及纺织品检验、检测中心,集网上交易、信息发布、检验检测、科技研发、成果交易为一体,是一座功能齐全,产品多样,与国际接轨的公共高科技平台;中原新区发展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原新区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恒天重工新纺机技术中心等12个国家、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中原区土地发展中心等要素平台,有效地为新区和入驻企业提供了服务。

  中原区邀请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机构对中原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深度研究,明晰主导产业与定位,通过顶层设计指导新区发展。完成中原新区12个片区安置区的控、修规编制、报批工作及施工图纸设计。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按照中原新区产业布局,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前20强。以村庄改造为支撑,辅以商业项目、产业类项目与民生类项目相互融合,保证每个村“可安置、有产业、能发展”的目标,实现项目全覆盖。制定出中原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准入条件,严格项目入驻程序。

  在市委、市政府,中原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原新区将以全域城市化为引领,按照“城乡一体、产城融合、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强投资为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实现“一年上台阶、三年大变化、五年城市化”的总体目标,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新型城区!

  ◎中原区名片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河南省级文明城区

  ●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

  ●中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双拥”工作模范区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全省2012年度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区

  ●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中国“两基”工作先进区

  中原区2013年经济概况

  中原区隶属河南省会郑州,辖12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管委会,户籍人口57万。

  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75.7亿元,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76.6亿元,增长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06亿元,跃居市内五区第二,增长15.5%,增速位居市内五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1.9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1.4亿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129元,分别增长10%和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