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权“土里掘金”一块地“接二连三” 邓州孟楼:改革账算出新收成

快讯大河网2018-07-30 09:31:43

  7月24日,天气闷热,骄阳似火。在邓州市孟楼镇扶贫产业示范基地,5000亩的红高粱、艾草长势喜人,一眼望不到边。该镇军九村周洼组58岁的周俊建戴着草帽,背着手站在地头,这里有他家流转出去的12亩耕地。

  “咱孟楼镇推行的土地‘三权’分置好啊,我可是尝到甜头了,俺家的地都涨了三次价了。”周老汉向省委政研室(改革办)赴南阳市学习调研组的同志伸了三根手指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周老汉所说的“三权”分置,就是孟楼镇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把农民的土地通过流转集中起来,依托土地“集中流转——集中整理——集中再流转”模式,形成“大方田”,吸引科技、资本、人才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发展的“接二连三”,土地收益成倍增值。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周老汉土地的三次增值。

  第一次土地增值是在周老汉手中。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大伙儿干劲倍增,但孟楼地势高、土块硬、缺乏灌溉设施,种地全靠望天收。”周老汉说自己当时正是壮劳力,可看着眼前贫瘠的土地,总是唉声叹气。

  种地没出路,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每年儿子儿媳回来帮我收庄稼的花费远远高于庄稼的收入。”周老汉说,他后来就私下进行土地流转,一亩地一年二三百元钱。

  2016年8月孟楼镇开始推行“三权”分置,由政府出资成立了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统一流转全镇土地。“把地流转给政府,俺们放心,而且一亩地一年600元,比之前高了三四百元,谁会不乐意呢?”光土地流转费,周老汉一年就多收入近5000元。

  第二次土地增值是在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手中。

  改革开放40年了,孟楼开始在土地增值上做文章了。“流转了五六万亩土地,搞什么?怎么搞?一定要规划设计好。”为此,孟庄镇党委书记李爽可没少费心思,最终,确立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孟楼镇农业产业发展作整体规划,全镇规划出休闲农业景观体验区、粮食种植种业繁育产业区、设施农业及林下经济产业区和水产试验展示区四大区域。

  随后,他们又整合省市涉农资金一亿多元。有了钱,放手干,引丹工程把水引来了;以方田为主,打破村组界线,大型机械能进了;深耕深松、田间绿化……土地整治后劣地变好地。

  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成了“香饽饽”。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把包括周老汉家在内的土地,再流转给承包者,每亩土地每年的流转费用也涨到了800元左右。

  第三次土地增值是在承包者手中。土地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水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想承包的企业蜂拥而至。

  “我们的地,不是谁想承包就能承包的。”李爽自豪地说,想来流转土地的必须是符合农业产业规划,且未来能实现“三产融合”、高效绿色生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稻虾混养基地来了。耿营村规划了1000亩地,建成后年产小龙虾160吨、优质水稻490吨。“如果按每亩地来算的话,年收入可达3000元。”耿营村党支部书记周元强说。

  襄阳市源盛园农业有限公司来了。他们流转了1.6万亩土地,种植红高粱,每亩地一季的收入可达1500元。

  艾草种植项目也来了。荣俊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3000亩地种植艾草,每亩地年收入1800元。

  ……

  土地的价值在不断上升,周老汉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没了土地,他却进了邓州市白楼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工作,“40年前俺以为要在几亩薄地上扒拉一辈子,谁成想如今俺一个老农民,竟然成了一个月月有工资的工人了。”周老汉得意地说。

  记者手记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在孟楼镇采访中,记者切切实实感受到“三权”分置带来的好处:薄地变沃土,三产相融合,农民得实惠,同时也让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长期制约农村发展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孟楼镇正在大力推动农业发展的“接二连三”,实施三产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