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统一登记有望重构房地产市场

热点半月谈2014-12-24 09:19:35

  12月22日酝酿7年之久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广受关注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当前进展顺利完成登记就意味着国家对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内容依法进行了确认我国不动产的“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

  虽然不动产登记最主要的制度目的在于保护合法产权、防范交易风险但公众对其的期待却并不止于此。房价会应声下跌么?房产腐败会否受到遏制?它对房产税政策和今后的楼市调控有什么影响?

  不动产统一登记有望重构房地产市场

  《条例》共六章三十五条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和保护等作出规定。不过对老百姓来说最关注的还是《条例》是否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对此专家认为这两者并没有直接关联《条例》可能会改变一部分人对楼市的心理预期特别是多套房尤其是多套豪宅的持有者包括官场中的“房叔”、“房姐”但对整个房地产交易市场影响不大。再加上到明年3月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期所以房价不太可能会很快应声下跌。

  不过由于不动产登记具备产权界定与统计功能制度出台将重构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促进楼市理性回归。

  一是摸清底数。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建立长效调控机制。通过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国家将掌握住宅产权个人分布、家庭分布、区域分布状况进而可以大致推算潜在住宅需求状况。《条例》明确应按规定办理登记的不动产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等十大项。

  二是调整政策。过去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在二套房认定时存在“认房不认贷”或“认贷不认房”的纠结。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这些差异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甚至可以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为银行发放首套房贷、房地产税收征缴、公积金政策提供详细个人清单。上海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认为不动产登记可以使各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加精准、更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未来各地楼市的调控可以因地制宜告别“一刀切”的时代。

  三是调节供应。国土部门根据住宅产权登记状况结合外来人员流动状况以及上一年成交状况可大致合理推算潜在住宅需求规模并制定实施当年住宅用地计划促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四是改革税制。土地财政向房地产税收体系转变是历史趋势。从西方发达国家看房产税是地方政府税收主要来源。房地产税也是不动产登记制度加速落地重要原因之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和房地产税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技术准备和支撑条件。因此在房地产税立法和全面铺开之前一定要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并摸清全国的不动产“底细”。

  五是引导需求。在过去较长时间里投资投机性住宅需求成为驱动我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也掺杂着腐败需求。在不动产实现全国统一登记后腐败需求将大幅萎缩甚至出现抛售状况。同时国家对投资投机性住宅需求的抑制与调整将更具针对性配合各种金融税收政策有效抑制这些需求“兴风作浪”。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黄金十年发展之后现在已尽显“疲态”住宅市场需求动力明显减弱增长空间已经收窄。这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结果也是楼市内在调整需要但不能排除未来楼市仍存在非理性运行可能性。不动产登记条例的出台将在供求两方面引导市场调整、平衡并奠定我国楼市理性运行基础。

  不过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总监李国政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如要发挥更多作用还需几个先决条件即实现全国联网查询、为房产税提供准确信息以及完善的居民信息体系和信用体系。房地产税拟定还需较长时间的论证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不会产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