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区房价格已成义务教育不均衡指数

人物新闻晨报2014-07-30 08:48:53

  北京最贵的房子,既不是玉渊潭公园附近价格曾超过20万元/平方米的钓鱼台七号院,也不是紧挨天安门、开盘即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霞公府,更不 是鸟巢旁的豪宅盘古大观,而是分布在重点小学附近、被称作“学区房”的普通住宅。调查显示,北京学区房均价超5万元,最高每平方米达34万元。

  在笔者看来,应把学区房价格作为各地的义务教育不均衡指数之一。学区房价格越高,义务教育均衡程度越低—这远比教育部门公布择校率更能反映老百 姓对义务教育均衡的实际评价。按照目前教育部门推行的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单校划片对口入学或多校划片对口入学),择校率会大幅降低,但如果各学区间义务教 育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不均衡,择校就会变为择学区,而择学区的表现就是购买学区房,这非但无法降低社会择校的焦虑,还会增加择校的负担,将择校、择学 区变为拼爹游戏。

  有人对学区房达34万元的单价深感不解,家长有必要为孩子上学投这么多钱吗?这是不了解学区房的价值。购买学区房,对于很多有相应经济条件的家 庭来说,是双重投资,一则可以让孩子进更好的学校,二则在孩子上完学之后,学区房的价格会进一步飙升,除非学区的办学质量均衡,老百姓对择校的需求减少。 这种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学区均衡,可近年来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实际情况,将这一风险因素也消除了—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推进缓慢,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 异依旧很大,当年购买学区房者已经获利。

  要让学区房降温,关键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这其实是缓解择校热的不二法门。可遗憾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时,没有在关键环 节上花力气,却只在限制学校招生、限制学生择校上做文章,这实质是本末倒置。依照我国《义务教育法》,地方政府有责任保障适龄学生就近免试入学,但不选择 就近入学,却是受教育者的权利。缓解择校热,合理的治理逻辑是,政府努力做到90%的公办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就选择在家 门口的公办学校上学,由此减少择校需求,有择校意愿者可到民办学校择校。

  在没有实质缩小校际差异的情况下,实行划片入学,只会转变择校的概念,而无法改变择校的现实生态。值得注意的是,由政府部门确定学区的划定,某 种程度上是进一步增加行政的权力,而放权才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这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背离的。就是要实行按学区入学,也不能简单地划定学区,而需建立真正 的学区制,具体而言,就是成立代表各方利益的学区委员会,负责整个学区的教育事务决策、监督学校依法办学,而不是所有办学事务由行政部门说了算。

  这种学区制管理方式,也是破解我国基础教育难题的根本方式。我国义务教育之所以不均衡,与行政主导的投入模式有关,行政决定教育投入以及具体投 入方式,导致各校的投入情况各不相同。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就必须打破这种投入模式,成立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制定教育拨款预算,并监督政府部门拨款。另 外,对教育还需实行社会评价、专业评价,真正做到管办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