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上半年郑州批发市场外迁承接地将集中绽放

2015-03-20 09:28:03
  刚刚过去的郑州“两会”、全国“两会”上,郑州“国际商都”这个标签被一再强化,根据规划,未来郑州将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
  先是郑东新区横空出世,紧随其后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又一鸣惊人。如今,全新的发展目标“国际商都”又一跃而出。站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风口上的郑州,又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郑州迈向“国际商都”的征途中,市场外迁带来的产业升级被看做是打造“国际商都”的一个重要支点。经过几年的紧张建设,今年上半年,郑州批发市场外迁承接地将迎来集中绽放期,推动郑州商业迎来脱胎换骨之变,促进郑州朝着“国际商都”的目标大步迈进。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正式获得国务院审批。
  2013年,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郑州航空港区正式获批;郑欧班列也正式开通运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
  2015年,包括河南在内的20多个省份布局“一带一路”,超过10个城市正在开行或谋划开行中欧班列……
  在诸多国家政策支持下,郑州大枢纽、大物流、产业群的紧密结合,商都内涵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加深。郑州现在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成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成为当前和以后的重要任务与目标。
  2015年的郑州“两会”上,郑州市市长马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郑州要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据悉,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
  到底什么是“国际商都”呢?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如此阐述“国际商都”的概念:“国际商都是一个愿景,就是具有国际性的商贸都市。第一,交通条件必须便捷、通畅。第二,现代服务业必须发达,新兴商贸城市需要交易,交易需要要素集聚,然后对资源进行整合,看你的金融服务业、物流业能否保障,有没有先进的技术传递信息完成交换。第三,产业体系必须相符,比如法兰克福作为商都,有很强的会展业、金融业,交通也非常好,有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来支持。”
  从以上层面来看,郑州建设国际商都,批发市场的外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支点。郑州市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州市巿场发展局局长田跃平说:“在建设‘国际商都’的背景下,郑州迫切需要一个个具有极强辐射力的商贸物流核心,与之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和匹配。作为传统批发市场外迁后的升级版,十大市场集聚区将打造为全国性或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推动‘大批发’的升级变革,有效增强郑州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商品流通核心地位。”
  借助外迁引领区域大建设、大发展
  2012年郑州市正式启动批发市场外迁工作,2015年年底前,郑州要完成中心城区177家商品交易批发市场的外迁。这是既定目标中的收官之年,也是任务最重、时间最紧、期待最多的一年。作为郑州国际商都建设的新“支点”,批发市场外迁工程实施两年后,正在步入深化期。
  目前,郑州市主城区内星罗棋布的批发业态影响了城市形象与发展,更影响“把郑州建设成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前进脚步。分析其具体原因,莫无不与郑州各大商圈内的商业层次与结构有莫大的关系。如火车站商圈、京广路商圈、南三环商圈等,虽然这些商圈近些年陆续有高端的商业入驻,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以相对较低端的批发业态为主的局面,除非经营批发生意的市场外迁或去物流、去仓储、去批发式的提档升级。
  据悉,目前,郑州12家市场外迁承接地已全面开工建设,开工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近4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累计达250亿元;2015年计划新开工面积1153万平方米,新增投资200亿元,新建成近900万平方米。
  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对于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通过已有的优势、市场外迁、产业转移,进而围绕打造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必将带动郑州都市区、带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带动全省乃至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