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

2013年经开区将有60多亿元用于新型社区建设

2014-04-02 15:43:01
提要: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由拆迁向建设转变的一年,经开区将继续围绕新型城镇化各切入点工作,强力推进以交通道路和产业项目落地为重点的拆迁和群众安置区建设,积极探索具有经开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路子。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由拆迁向建设转变的一年,经开区将继续围绕新型城镇化各切入点工作,强力推进以交通道路和产业项目落地为重点的拆迁和群众安置区建设,积极探索具有经开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路子。
按照计划,经开区今年将投入资金63.5亿元,建设安置房600万平方米,并启动多个村庄的拆迁工作。此外,对全区范围内道路进行全面整修,新建道路15条,形成“区外放射,区内畅通”交通体系。
目前已启动16个村庄的拆迁
经开区按照“以区构城、产城融合”的理念,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积极推动郑州都市区先进制造业新城建设,统筹考虑商业文化宜居区、滨河国际新城总体规划,通过规划引领、交通支撑、产城融合、配套完善、文化特色五大核心抓手,完成国际社区约32.57平方公里规划,规划人口35万人。
在实际工作中,经开区优先拆除“两环十七放射”道路沿线村庄。南三环、四港联动大道、东南四环连线、机场高速沿线拆迁任务全部按时完成,确保了道路建设、生态廊道建设的顺利推进。
围绕河南电台、电视台新台址及媒体港项目(中原福塔周边),去年9月份同时启动了岔河村和赵庄村的整村拆迁,目前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
为保证日产、海马等重点项目建设及续建用地,先后完成了梁湖、单庄等村庄的整村拆迁。
随着滨河国际新城建设的全面启动,我区同步启动了滨河新城起步区范围内4个村庄的拆迁,根据工作进度,今年年底将基本完成。
截至目前,我区共启动了16个村庄的拆迁,拆迁村民3844户,占全区总户数的33%;拆迁人口17469人,占总人口的35%;拆迁面积214.9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6%;投入资金24.8亿元,占资金总需求的35%。其中,已完成5个村庄的整村拆迁。
“四大举措”保障安置区建设
在全面加快安置区建设的过程中,经开区始终遵照“民生第一、安置优先”的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建设模式。加强与央企中建七局的合作,联合成立中建(郑州)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捆绑实施滨河国际新城和合村并城建设项目,安置区建设主体坚实可靠。
二是坚持立足实际完善功能,不断优化安置区空间布局。
三是坚持多方面融资,破解资金来源难题。采取BT融资、委托代建等多种模式进行安置区建设,有效缓解了政府短期直接投入的压力。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以赴保障民生。不断加大财力投入力度,完善被征迁群众参与社会保险管理办法,社保参保率达到了100%。把确保被征迁群众安全过冬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协调过渡房源,确保过渡费按时足额发放,做好过渡房防寒、防冻等保障措施。开展“送温暖”活动,集中走访生活困难群众,发放食品、衣被、燃料、取暖设备等御寒物资,保证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去年,经开区开工建设盛和、世和、瑞锦、瑞绣、瑞祥、瑞春等7个安置区8个项目,开工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总投资87.6亿元。
2013年,在全力保障续建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计划再投入资金50亿元,启动盛和五期、世和二期等7个新建项目,确保全面新开工安置房达到300万平方米,基本满足辖区被征迁群众人均90平方米的安置需求。
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安置房300万平方米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小康社会必须推进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今年,经开区将继续围绕新型城镇化各切入点工作,加大力度,持续求进,努力在全市实现率先突破,建成“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投入资金13.5亿元,完成东杨、西杨、螺蛭湖、毛庄、曹古寺、司赵、耿庄7个行政村,共3039户,12510人,150.1万平方米的整体征迁任务。根据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资金19.7亿元,随时启动弓马庄、营岗、黄商、蒋冲、石王、闫坟、大孙庄、大王庄、吴庄、能庄、任楼等11个村庄,共4291户,18254人,219万平方米的征迁工作。
在扎实推进在建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力促盛和、世和、瑞祥、瑞春4个安置区后续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全年计划新开工建设安置房30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50亿元。
对全区范围内道路进行全面整修,新建道路15条,形成“区外放射,区内畅通”交通体系。加强四港联动大道和南三环苗木后期管护,确保苗木成活率。全力启动机场高速、东南四环连接线、107辅道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实现主要交通道路环境提升。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基础,以产业聚集为保障,不断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努力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切实做到推进城镇化进程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结合,通过不断完善集聚区的服务功能,提升集聚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充分考虑农民的就业、生活保障等问题,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机构,优先布局,科学安排;把最有升值空间的地段、最方便群众生活的位置腾出来用于安置拆迁群众。同时,把一些企业的“用工荒”和部分群众的“就业难”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体系,破解“用工荒”“就业难”难题,逐步取得“农”“企”双赢局面,帮助群众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滨河新城2014年将初具形象
做好基础设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最终是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功能体系。
“产城融合”即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及人口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也是城镇化的高级发展形式。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而城市,则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严格按照合村并城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突出产城融合理念,统筹全区城市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成13平方公里的商业文化宜居区控规阶段城市设计,对老城区工业企业实施“腾笼换凤”、“退二进三”,实现城市功能完善、产业调整升级。
同时,滨河国际新城20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和控规先后得到批复,环湖景观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两核两区”规划已进入实质实施阶段,3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滨河新城2014年将初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