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

环境优势促郑州西区成最佳宜居区域

2014-04-02 15:46:21
提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郑州大都市圈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住东区,还是住西区,的确是一个让不少人纠结的话题。 核心提示
“在东区上班,在西区买房,在北区蚁居,在南区购物……”9月14日,新浪乐居河南资深地产媒体人谭世平的一条名为“史记·微博通鉴”的微博,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并迅速成为近日郑州房地产业界关注的话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郑州大都市圈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住东区,还是住西区,的确是一个让不少人纠结的话题。
住东还是西 微博引热议
在这条名为“史记·微博通鉴”的微博中,谭世平这样写道:“据说郑州这样更美好:在东区上班,在西区买房,在北区蚁居,在南区购物;在市中心打工,在东区见老板,在西区陪情人,在北区看风景,在南区吃樱桃;观望东区的房价,下手西区的标的,观望现任女朋友,目标盯置业顾问”。截至9月17日下午两点,该微博已有226人转发,96人发表评论。
一些网友对微博的内容进行了调侃。
网友“我只做小YY”跟帖云:“论房曰,以东为鉴,可知郑发展, 以南为鉴,可晓楼动向,以西为鉴,可观古城貌,以北为鉴,可明贫富差。”
业内人士马水旺调侃:“西区购房红旗不倒,东区官邸红旗飘飘,南区购物激情燃烧,周日北区休闲逍遥。”
更多的网友,对话题本身给予了正面回应。
网友“肜娟”说:“我现在在东区上班,在西区买房,2011年之前在北区蚁居,未到南区购物,一直在网上购物。”
网友“郑州第一地产”跟帖:“东区有良好的商务氛围和丰富的综合配套,西区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及悠闲的人居氛围……还真不好取舍。”
网友“幸福的枫叶知秋”说:“有一种说法,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然而,郑州的发展突破了所有的预言,可谓全面开花,东区现代化,西区舒适化,南区走物流,北区文化深,中原大地就是中。”
东扩唱主角 城市向东倾
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郑东新区占有了太多的机遇、吸引了太多的目光。然而,郑东新区的快速发展和商务功能的强化,客观上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居住功能的弱化。
“在这种趋势和氛围的带动下,郑州的重大投资指向聚集在郑东新区,过度的资金聚集同时也导致了郑东新区过度开发的现状。一方面土地资源开始明显稀缺,另一方面剩余土地价格极其高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这种城市发展的形式,反映到房地产行业方面,就导致了郑东新区房地产价格极为高昂,大大超过了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生活的压力感超出了居住的舒适度,城市居住指数有所下降。在某网站进行的金九银十购房者最期望的购房区域调查中,金水区、中原区和郑东新区分别以39.91%、14.55%和14.08%的比例,居于金九银十购房者最期望的购房区域前三位,其中以中原区为代表的西区,超过了郑东新区。
这位专家说,因为受到整个城市中心向东倾斜的影响,西部城区最近几年在城市发展中受到冷落,城市改善和形象均落后于郑东新区,而受到资本发展的制约,城市功能也在城市差异化选择中逐渐被定型和固化。在产业功能和商业功能被郑东新区抢占以后,西部城区反而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保存相对完整的景观人文资源,导致居住价值强化和突出,形成了西部城区独特的区域竞争优势。
商务向东看 居住向西看
对于“商务向东,居住向西”的提法,多数专家学者表示认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认为,郑州东区的近十年发展,挤压了郑州西区的资源配置,现在到了再平衡的时间,又到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可以说,无论从政策机遇上,还是市场机会上,郑州西区获得大发展的契机都已来临。
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告诉记者,现在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一个追求平衡的模式,东区日益增加的商务成本、居住成本等,会倒逼资源向西流动。郑东新区选择了发展金融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客观上也决定了郑西新城居住属性的体现。从这种角度来说,随着郑东新区商务功能的强化和突出,西部城区的居住属性也显得更加突出和强化。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谷建全表示,郑西新城要建设“西花园”,是挖掘了郑州西区以及荥阳等市区内的资源价值,考虑了郑西新城发展定位的差异化特质,着力于消费升级前提下的产业规划,比如休闲旅游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商贸服务业等。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正适宜一个千万级人口规模的郑州都市区城市功能补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