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三门峡市房价3140元/㎡ 房地产业好景无限

2015-01-04 14:26:30
  作为黄河流域的豫西重镇--三门峡市,这个依托着母亲河的孕育而衍生的城市从未停止他缓缓前驱的步伐。近年来,伴随着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城镇化发展的步步深入等利好因素,这座豫西山城更是“如虎添翼”,三门峡造城运动也是顺风顺水,发展之势如“百尺竿头”般迅速。
  房地产业“好景”无限
  日前,三门峡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规模达到了181.88亿元,相比2004年的4.8亿元,足足增长了177亿多,将近40倍,年均增长更是高达50.3%。
  其中,开发企业快速增加。2013年末,全市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44家,比2004年的39家增加105家。在如今的三门峡房企中,除了本土房企外,还有包括建业、重庆慧泉、武汉汉飞在内的一批国内知名房企入驻三门峡参与开发。
  在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2005—2013年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完成投资309.36亿元,年均增长57.5%。其中3013年完成投资85.72亿元,这一数字将近2004年1.44亿元的60倍。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建设9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42.42亿元,年均增速也达到了58.6%。
  在商品房销售方面,2005—2013年9年间全市累计竣工商品房503.7万平方米,其中竣工住宅416.7万平方米。2013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22.9万平方米,是2004年5.4万平方米的22.8倍,年均增长41.5%,其中住宅销售113.9万平方米,年均增长43.2%。
  而且从2004年到2013年,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由0.6%提高到7.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7%提高到28.1%。
  “隐患”凸显
  总总统计数据无疑表明,三门峡市房地产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房地产市场也是一片大好的光景。然而,一切并不是就如表面那般美好。三门峡市统计局分析称,历经10年快速发展后,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掩盖下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
  其中,房价的攀升已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2013年,全市商品房均价3140元/㎡,相比2004年的867元上涨2273元,增长2.62倍。而同时期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7.9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9.5%,商品房价格涨幅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2.9个百分点,比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涨幅高5.9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也大量增加。2013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97.8万平方米。统计局分析称,大量的待售房屋,导致不少开发企业的资金难以及时回笼,持续开发的能力减弱。除此之外,还存在土地供给、房企资金筹集贷款等开发要素形成的难度不断加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
  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往往是与机遇并存的。统计局分析称,三门峡房地产业应该抓住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地域空档,利用好自身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实现新的发展;而且2013年三门峡城镇化率为48.9%,与全国53.7%的水平仍有近5个百分点的差距。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将增加2万人左右,而2万人对住房的需求大致为80万平方米,因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基础依然比较坚实;在房价方面,三门峡3140元/㎡的均价不仅比全省低1065元,而且也低于河南省大部分城市,因此有不小的竞争优势;依托城市发展的定位优势。
  三门峡市交通、商贸、旅游、中心商务区的发展与建设进一步完善。因此,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三门峡不仅宜居,而且宜业,会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在三门峡创业、定居,也将为三门峡的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