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首个土地托管所落户新安 让农民放心外出务工

本地大河网2014-04-02 15:36:35
提要:近几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民从土地上得到的收益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洛阳出现了部分土地撂荒的现象。近日,新安县正村镇古村村成立了洛阳市第一家土地托管办公室,计划对农民的土地实行“托管”,农民有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土地托管组织流程

农民土地有望实现托管

在家种地不如外出务工,农忙时请假收种的收益还顶不上误工费,农田的“尴尬”处境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洛阳也不例外。近几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民从土地上得到的收益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洛阳出现了部分土地撂荒的现象。近日,新安县正村镇古村村成立了洛阳市第一家土地托管办公室,计划对农民的土地实行“托管”,农民有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17日,大河报记者来到古村村进行了深入采访。

村民|请假返乡种地却丢了工作

17日下午,41岁的古村村民郭孟礼眉头紧锁。为了秋播,原本在山西打工的他只好辞了工作,回到家乡。不巧的是,今年的旱情非常严重,10月底,洛阳总算下了两场雨,小麦终于种了上去,前前后后,郭孟礼回家已经一个月了,播种的事解决了,但他又要重新找工作了,郭孟礼心里有些着急了。

“这不是第一次了。”郭孟礼说,有一年他在上海一家公司做销售,6月初,是收麦子、种玉米的季节,妻子一人忙不过来,郭孟礼只好请假,但没有得到批准。“‘一个萝卜一个坑’,领导不同意俺也理解。”郭孟礼说,那次,他也是辞去了工作,等忙完地里的活儿,才又找了一份工作。“每年农忙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运气不好,只能换工作。”

但这样的付出和收益并不成正比。郭孟礼告诉记者,他家六亩地,一年最多就“落个”2000块钱,还“补”不上误工费。“这个账我都明白,只是对这一亩三分地还真是放不下,到时候了,心里总想着该回家种地了。”

现状|为外出务工耕地只好撂荒

郭孟礼的“纠结”不是个例,在古村村,已经有村民“狠了狠心”,在务工和土地之间做出了取舍。

昨日,该村一村干部带记者来到一丘陵处,眼前是两三亩已经荒芜的土地,长满了过膝的杂草,据村干部介绍,这块地荒了两年了,种地的人在矿上工作,听说工资“还可以”,就不愿意种地了。

据介绍,古村一共有1800口人,2200多亩地,全村有400多个青壮年劳动力,在外打工的占了90%。

当地的乡干部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按夫妻俩人工资加一起一天150元钱,夏秋农忙两季15天来算,每户每年就减少了2250元的收入,加上往返费用,每户每年减少收入在3000元左右。依照古村的传统,种植小麦和玉米,除去化肥等农资成本,一亩地农民一年大概可以收入300块钱,如果家里种四五亩地,收入还顶不上误工费。

经验|山东取经土地托管政策引进洛阳

这类尴尬有望解决。日前,古村村成立了土地托管办公室,由当地供销社牵头,村两委协作,村民的土地将实现“托管”。

据介绍,今年8月份,洛阳市供销社去山东省汶上县考察,当地正在推行土地托管政策。汶上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66万农业人口中,三成以上常年外出务工,从2010年9月开始,对农民的土地进行托管服务,由农民、县供销社以及本村受群众信任的村民代表或种植大户,三方共同签署协议,由县供销社所属公司和基层社向受托方提供农资直供、耕种收等托管服务项目,实行统一收获和分配。

据报道,截至2012年,汶上县供销社成立了26支共600人的土地托管服务队,覆盖全县,在收割、运输、还田、耕地、打除草剂、旋地、施肥、播种等环节为6.4万余亩土地提供服务。

这一土地托管形式让考察人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将这一举措引进洛阳,古村村成为第一个试点。

试点|不出门口便宜农资送到家

“土地托管有两种形式。”新安县供销社主任郅国强说,一种是全托管服务,包括耕种、管理、收获全过程,协议签订后,打破户与户之间的界限,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另一种是土地半托管服务。根据村民的需求,由县供销社提供同等质量下,不高于同期市场价格的农资产品,土地仍由村民自己耕种。

郅国强介绍,今年秋季麦播该村已经开始半托管,新安县供销社已牵头组建农资和农机两个专业合作社,组织化肥100余吨、麦种6000公斤。“下一步将着手做全托管,在农忙时,我们会雇用农村闲散劳动力到地里干农活,预计明年夏收时就能实现,这样,农民就能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外出务工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如今,该村不少农民已经尝到了土地托管的“甜头”。村民李云昌告诉记者,他家里有十几亩地,今年用的就是供销社提供的种子和化肥。“不用出门,村里把农资送到家门口,还比市场上便宜,听说之后土地也可以交给供销社管理,我一定参加,没事儿的时候,就可以跟老伴儿多逗逗孙子了。”

计划|充分摸索、论证后将在全市推广

因为是新生事物,该工作在推进时,古村村两委做了不少工作。昨日,古村村支书姬长鸣告诉记者,为了给农民们解释清楚什么叫“土地托管”,他们下了不少功夫,开会就开了七八次,虽然政策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但也有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

采访中,一村民就提出:“如果土地没种好怎么办?种地可是个讲究时间点的活儿,该收的时候没收、该种的时候没种,我们可就遭殃了。”

“解除农民疑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当下工作,土地‘托管’的‘托’字我理解我托付,目前古村村的托管工作计划和农民签合同的周期为一年,属于农民、供销社和村两委三方协议,如果村民认为供销社的工作不到位,可以解除合同,同时,村两委也起到监督作用。”洛阳市供销社工作人员说,明年,新安县计划在全县推开这一工作,洛阳市计划先以新安县为试点,充分摸索、论证后,再在全市推广。

对话解疑

昨日,记者也就该模式中的一些疑问采访了新安县供销社主任郅国强和新安县供销社副主任张新立。

问:实行全托管,就要雇用劳动力,中间肯定要支付工人工资,供销社的资金从何而来?

张新立:供销社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农资差价,比如现在散户购买小麦种子的市场价为每公斤5.2元~6元,供销社和农资公司直接谈价格,省去了中间环节,加上要的量比较大,价格只有一公斤4.2元,我们再以不高于市场价卖给农民,从中赚取差价,同时托管组织要按约定与村集体分成,用于发展村里的公共事业。

问:土地托管后,必然会形成规模化、机械化运作,但具体到每个农户,个体化需求各不相同,比如,在成片小麦中,有的农民却想种红薯,但这样肯定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对于这两点如何兼顾?

郅国强: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在古村村这个矛盾并不明显,之前大家已经形成了相似的种植习惯,因为如果自己家种植的作物和周围不同,无论是播种,还是收割,都很不方便。总之,我们会尽力做好工作,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会支持工作了。

问:土地托管是否改变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郅国强:土地托管不改变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这一点照顾到了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的心理。

问:土地实现全托管后,收成如何分配?

郅国强:当地土地条件不好,鉴于农业的高风险性,实行全托管后,农业收成不按固定值给农民,自家产多少就拿多少,风险共担。

问:目前,土地托管还有哪些不足?

郅国强:因为土地托管的服务性大于经营性,在资金、技术以及与市场对接程度方面可能有所逊色,不过今后,土地托管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出尝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