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本地郑州晚报2016-01-20 09:15:44

  站在“十三五”起点,盘点“十二五”成就,郑州高新区连续实现多项倍增: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600亿元,实现利税480亿元,GDP预计完成 230亿元,是2010年的2.22倍,年均增速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86亿元,是2010年的1.5倍,年均增速8.4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19亿元,是2010年的3.25倍,增速28.4%。

  成就的取得,科技创新功不可没。“十二五”以来,高新区紧紧围绕打造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和郑州都市区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总目标,突出科技创新,紧扣三大主体工作,强力推进千亿科技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名片:高新区

  郑州高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全区管辖面积9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万,拥有各类企业6000余家。1993至2012年,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2009年3月,经科技部批准,与广州、天津、苏州高新区一起,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行列; 2013年5月,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15年4月,获批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6位,科技创新能力排名第10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排名第8位。

  成就:高新区连续实现多项倍增

  “十二五”期间,郑州高新区连续实现多项倍增: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600亿元,实现利税480亿元,GDP预计完成230亿元,是2010年的2.22倍,年均增速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86亿元,是2010年的1.5倍,年均增速8.4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19亿元,是2010年的3.25倍,增速28.4%。

  成就的取得,科技创新功不可没。“十二五”以来,高新区紧紧围绕打造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和郑州都市区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的总目标,突出科技创新,紧扣三大主体工作,强力推进千亿科技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高技术产业高新区最密

  “十二五”期间,郑州高新区累计完成高新技术总产值37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达到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年增幅在25%左右。全区集聚了全省22%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了以研发、生产、交易、服务等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年均增速近45%,是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

  创新资源高新区最强

  高新区科技人才密度居全省之首,近年来,中铁隧道、郑州机械所、中棉所、三磨所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获批,区内更有两个产业技术研究院、8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部属研究院、30个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和495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以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重点知名高校。目前,高新区已建成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等4个国家级综合孵化器,全区总孵化面积达600万平方米,引进和建设众创空间20余家。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链条孵化模式,加速了科技型企业成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上市公司高新区最多

  高新区拥有11家上市公司,占全省的1/10;新三板挂牌企业43家,占全省1/3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在全国高新区位列第四,仅次于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目前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共50余家。近年来,高新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深化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构建形成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的行政审批新模式。

  2011年到2015年,按火炬计划统计口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近30%的增长,成为当地增长速度较快的区域之一。同时,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全域城市化高新区率先

  “十二五”期间,高新区按照全域城市化的目标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部村庄改造涉及的30个安置房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安置房开工约900万平方米;累计投资580亿元(含拆迁投资),交付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共13313套安置房,实现回迁6137户25000人。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基本实现规划区域内基础设施覆盖到位,新建道路120项,新增桥梁5座,总长80公里,总投资金额20亿元。

  想看高科技?来这里开眼界吧

  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评为优秀(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目前有西区和东区两个孵化产业园区。西区位于郑州高新区长椿路11号,占地面积约526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东区位于郑州市西三环与东风路交会处,用地面积103.34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09.8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6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共有入园企业444家,在孵企业355家,累计毕业企业89家。入园企业以电子信息、电子电器产业、北斗导航定位、移动互联等领域为主导,积极带动了区域内相关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园区拥有省级研发中心5个,市级研发中心10个,博士后基地1家。2015年全年,园区企业共实现总收入72.5亿元,工业总产值 69亿元。

  传感器物联网领域,它最牛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传感器和物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取得国家专利249项(其中,发明44项),是国内唯一一家主业从事传感器行业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内气体传感器市场份额的70%。

  公司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微量气体检测技术及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气敏功能材料与气体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在气敏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拥有年产1000余万支各类传感器的生产线,可生产半导体式、催化燃烧式、电化学式、红外式四种主流气体传感器及PID、固体电解质、热释电、压力、流量等特殊要求的各种传感器,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四大主流气体传感器生产能力的制造商。

  展望“十三五”:2020高新区营业收入超五千亿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以建设科技城为使命,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实现全域城市化和建成六星级产业集聚区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打造北斗云谷国家级品牌为抓手,聚集创新要素,集成创新优势,提升创新平台,壮大产业集群,使郑州高新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在省、市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

  “十三五”期间,按照火炬计划统计口径,营业总收入增速保持20%以上,财税收入增速保持20%以上,建成10个百亿元产业园区。到2020年,电子信息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经认定的新技术企业达到600家,上市和挂牌企业达到100家。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智慧城区建设完成,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