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历史的中国徽派古建

图片新闻2015-12-02 10:58:54

  荫余堂是一栋有200年历史的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原坐落于中国安徽省黄村,是当地黄姓富商的祖传住宅。黄家子孙在90年代初已迁离安徽黄村,祖宅已无人居住已久,处于废弃状态。

  1.jpg

       1996年,迪美美术馆前中国部主任策展人白铃安(Nancy Berliner)正在安徽游历考察中国建筑,机缘巧合下发现了荫余堂,当时它正面临被拆除的命运。白铃安醉心中国文化,也是一位中国文化学者,精通中文。

2.jpg

  白铃安发现荫余堂,她欣赏它的美,意识到它作为一座中国文化载体的珍贵。在和当地政府协商,签订协议后,荫余堂作为中美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一砖一瓦漂洋过海运至萨勒姆,在迪美美术馆重建。

3.jpg

  荫余堂在迪美博物馆获得它的新生命的过程,其实也是中国建筑师、工匠、工程师、博物馆管理人员和专家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迪美美术馆现任中国与东亚艺术部主任策展人王伊悠博士(Daisy Wang)表示。

4.jpg

  荫余堂毫无疑问是一件真正的“沉浸式”艺术品。步入荫余堂,你会意识到这次古建筑迁移和重建是一件多么繁复、浩大的工程。荫余堂的原建筑材料:2735块木件,8500块砖瓦、500石件,全部由安徽黄村运至萨勒姆。美术馆还请来了中国的木匠和工匠同美国建筑公司一起,在迪美重建这座有200年历史的中国古建筑。

5.jpg

  身处荫余堂,会一时分不清是在博物馆还是来到了安徽黄村。从建筑本身到宅子里面种的植物,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还原原貌。

6.jpg

  家族史是历史的一个切片。荫余堂内不经意的细节展现的都是历史的跨度,博物馆力求诚实呈现发现荫余堂时的样子:建筑是清末的,室内的装饰有欧洲花式的壁纸,也有毛泽东像和文革语言的标语。200年的历史浓缩在这座家宅的每一个细节里。

7.jpg

  对于观众来说,“沉浸”在这样一座中国古代家宅里,无论你来自于哪一个文化背景,都可以从一件最日常、最熟悉的物品开始作为起点,了解中国文化。

8.jpg

  萨勒姆的三种文化看似不相及,却互相交织,共存着,丰富着,体现了极大包容性和开放性,让它成为美国东岸新英格兰地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小镇。

9.jp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