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楼市"被困" 房地产行业洗牌加剧

要闻河南商报2014-11-17 09:41:00

  当前,楼市犹如一支受伤被困的军队,逆市中求突围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但这样的“突围”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去看,那各种营销手段堆积的“战术”,显然无法用更具长远思考的战略来替代。

  思考这个问题,是在上周六举行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专业20年高峰论坛上,建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胡葆森预测,三年后过半的房地产企业将消失,他指出,“接下来两三年时间是市场格局调整的最后阶段,地产商将面临一个新的结局,有的可能出局,有的可能进入冬眠状态,有的还在持续发展。进入冬眠状态的开发商三年之后将会达到50%、60%,甚至更多,今天5万家地产商3年以后有一半以上甚至更多将没有新项目可做了。”

  如果他的“盛世危言”成真的话,这将是一场残酷的洗牌,也将会有一些企业掉队、被淘汰,这才是真正的考验,而房地产企业在考虑目前短周期的寒冬突围时,更应该思考下半场的生死存亡。

  不可否认,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业在住宅开发领域仍有很多机会。但在万科董事长郁亮看来,房地产业不应再奢望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角和支柱产业,而应积极成为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配套产业,只有定位清晰,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政策方向和市场机会。

  行业老大的观察无疑是相当精准和透彻的,而且应该认识到,在行业发展的下半场,囤地捂盘这种以时间换空间、赚取暴利的模式将绝对过时。未来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将稳步趋同,形成稳定透明的社会平均水平。企业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才能提升对股东的回报水平。

  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企业将告别“靠天吃饭,靠地赚钱”,换句话说,市场销售好坏全看政策脸色,利润则更多来自土地增值——更需要从精细化的运作和管理上谋利润。正如和昌集团董事长韩恺的自省:“和昌25个楼盘,销售额不到70亿元,这说明现在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资源并不匹配,也要求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应该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行业一定会进入向精细化要利润的时代。”

  其实无论是胡葆森所说的“行业洗牌”,还是韩恺提的“精细化利润时代”,在郑州市场都可以看出端倪。纵观郑州楼市近几年的销售榜单,随着万科、绿地、万达、恒大等一线大鳄相继进入郑州市场,他们更强的品牌、产品和更专业化的营销管理,都逼迫曾经占据销售榜单前列的本土开发商开始退位,而那些在榜单上硕果仅存的本土开发企业如建业、正弘、永威也恰恰是本土房企中精细化产品和管理最优秀的代表。

  在当天的论坛上,江苏一德集团董事长陈俊分享了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思考,同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房地产企业去做制造业,大家还能不能存活下去?言下之意,房企的管理模式要比制造业落后很多年,而在房地产的下半场,能实现精细化、绿色与可循环发展的房企,也将被淘汰。

  郁亮曾表示,上半场万科“为普通人造好房子”,下半场加了一句,“盖有人住的房子”。不但要把产品做好,还要通过食堂、物业服务等方式,吸引人们住进来。事实上,对于所有的房企而言,这句话有着同样的意义,毕竟,有人住的房子才不愁卖,这样的开发企业才能长久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