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内陆开放高地羽翼渐丰

要闻郑州日报2015-01-09 09:39:55

  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对郑州的“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郑州都市区的目标任务,谋划实施了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以“三大主体”工作为主导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进取,开创了郑州都市区大刀阔斧、势如破竹的建设新局面,使郑州步入了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为系统梳理全市上下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探索实践和成效,进一步深化对郑州都市区建设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准确把握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方法路径和经验做法,为今后的发展厘清方向、坚定目标、提供指导,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新媒体矩阵,联合郑州电台、郑州电视台等媒体,同步推出“加速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 为‘中原更出彩’点赞”——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

  开发区、县(市)区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推进都市区建设的主力军。郑州都市区规划为各开发区、县(市)区做了怎样的发展定位、描绘了怎样的蓝图?三年来,各开发区、县(市)区如何推进实施这样的定位?产生了怎样的发展变化?新三年行动计划,各开发区、县(市)区如何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把发展蓝图尽快转化为美好现实?系列报道今日刊发——

  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之

  新年伊始,一组捷报从郑州航空港“飞来”:据初步预测,2014年,郑州航空港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30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00亿元。这三项重要指标将分别实现三年来年均增长40%、50%、70%左右。

  九尺高台,始于垒土。我市始终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推动枢纽建设、产业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带动实验区建设全面提速。作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该区紧紧围绕“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发展主线,凝心聚力推动“三大战役”、“四大突破”、“四大提升”与“五化战略”,争分夺秒、拼尽全力推进实验区建设。辛勤耕耘换来如破竹发展之势:郑州航空港“立体枢纽”优势凸显,产业高地龙头高昂,现代航空都市芳容初现。大美郑州精彩蓝图正在悄然铺展,一个令人瞩目的内陆开放高地正从这里强势隆起。

  大枢纽:“立体大动脉”强劲搏动

  “世界航空经济第一人”卡萨达教授曾形象比喻说,18世纪乃至更早,是探索蔚蓝色海洋的航海时代;19世纪是蒸汽轰鸣的铁路时代;20世纪进入风驰电掣的高速公路时代。而今,则是“云中漫步”的航空时代。

  踩着航空时代的欢快鼓点,郑州航空港区坚持以“大枢纽”建设为龙头,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全力打造立体交通“大动脉”。站在郑州机场二期信息中心平台远眺,1100多米长的T2航站楼已绽放芳容,飞行区第二跑道雏形已现。为确保该工程今年年底投用,来自198家单位的8000多名工作者正在昼夜施工。

  尽管时至寒冬,连接郑州机场与高铁东站的城际铁路、郑州地铁2号线、机场高速改扩建工程、京港澳高速至机西高速连接线等工程都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郑州高铁南站、郑万铁路河南段建设方案已初步确定,即将开工建设。随着“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绽放英姿,郑州航空港全力打造的多式联运体系将绽放华彩。

  仰望蓝天,密集的航线为郑州飞架起通向世界的“空中丝路”。 截至2014年底,郑州机场累计开通航线185条,比2011年增加106条。2014年,郑州机场客运量达15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37万吨,增速继续领跑全国。郑州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已从2011年的6家增至17家,通航城市从2011年的56个增至90余个。

  三年来,该区还不断加大对外开放要素平台建设,逐步夯实开放高地。数据为证:2012年、2013年,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分别以285亿美元、34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排名全国第二,并在保税展示交易、返区维修等方面实现多项创新。

  2014年12月27日,内陆地区首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项目在航空港区开建。中部唯一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口岸也已开建。近期,中部地区首个一个端口对外的河南电子口岸中心将正式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