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被贷空”是忽视市场机制的结果
放大公积金贷款额度,虽然让购房人享受到了更多“政策红利”,却产生了公积金“被贷空”的后果,导致一些城市的公积金放贷周期过度拉长,公积金对支持购房的效能也难以正常发挥。
由于住房公积金个贷率一直处于高位,南昌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宣布,从5月16日起暂停受理缴存职工“商转公”贷款申请。这是最近一个月来,继福州、郑州先后暂停办理这一业务后,第三个收紧“商转公”贷款业务的城市。
“商转公”,是一些地区为鼓励购房推出的政策,指的是购房者在申请公积金贷款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可以按公积金贷款利息申请商业贷款,其利息差额部分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补给银行。“去库存”目标之下出台了诸多激励政策,越来越多的居民购房,使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大幅提高,很多城市超过了100%,住房公积金“被贷空”,推出“商转公”有助于解燃眉之急。但是,由于一段时间内房价高涨,政府不得不控制房价,停下“商转公”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无论是“商转公”的推出还是暂停,都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施力方向。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建立20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引擎来使用,支持市场发展、鼓励居民购房的政策频繁出台,导致房价快速走高,而政府基于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种压力之下又必须出台政策控制房价。这种格局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名目繁多的政策形成了对市场的高杠杆作用,而频繁出台的不同政策经常互相打架,市场被高度扭曲。
购房者更是必须追着政策来行动。比如,在政策鼓励购房时抓紧购房,以享受到“政策红利”;而当房价在市场的集体意志下迅速冲高时,越来越多的人会转而观望,等待下一次鼓励政策出台。
住房公积金本是公积金缴存者的一种住房互助基金,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只是以政府信誉代为保管和投放贷款。但是,在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高杠杆作用之下,公积金也被纳入了政策“组合拳”。放大公积金贷款额度,虽然让购房人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却造成了公积金“被贷空”的后果,导致一些城市的公积金放贷周期过度拉长,公积金对支持购房的效能也难以正常发挥。因此,公积金“被贷空”,并且影响继续贷款,其实是政策发力不当的结果。
目前,公积金未实现全国统筹管理,地区与地区之间在公积金的使用上,出现了“苦乐不均”,“被贷空”正是由此出现的问题。在就业人口跨省流动已常见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却不能跨省提取,造成了一些就业人口流出地区公积金不够用。建立公积金全国统筹制度的呼声已有多年,但迟迟未有政策响应,即使是去年年底修订后公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也只是以省级统筹为目标。在互联网技术已经高度普及的当下,解决这个问题,并无太大的难度,关键在于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将公积金当作自己支配的一块肥肉,忽略了缴存者才是公积金权利人这一本质属性。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是一项艰巨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忽视市场机制,导致并不存在“去库存”要求或者要求不高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实践证明,频繁变动的房地产政策只能对市场造成扭曲,如果说房地产市场因为事关民众的基本保障,因而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话,这种政策也应该有长效机制,让购房者有明确的预期。至于住房公积金,应该建立“量入为出”的制度,不能为鼓励购房而盲目提高可贷数额,造成“被贷空”。从根本上说,应尽快建立全国统筹机制,让公积金缴存者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