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合作到主动合作 房企联姻成趋势助于整体崛起

本地河南商报2014-04-02 15:42:23
提要:在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市场趋稳的大背景下,河南一些企业开始寻找新突破:在项目、土地、资金方面,与其他公司特别是南方公司进行合作。实际上,这两年,企业间的合作已经有了先例,且取得了成功经验。

在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市场趋稳的大背景下,河南一些企业开始寻找新突破:在项目、土地、资金方面,与其他公司特别是南方公司进行合作。实际上,这两年,企业间的合作已经有了先例,且取得了成功经验。合作渐成趋势,到了今年,合作的案例尤其多。这可看做是在政策因素不明确、市场环境多变的情况下,房企面对 “楼市高考”时,寻求的一条合作破题之路。在专家看来,合作是未来河南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而能否合作成功,对河南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是否进步的综合考量。

从拒绝合作到主动合作

前段时间,开封市龙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王斌很焦急,他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因为公司资金非常紧张,楼盘销量不佳,而已取得招拍挂手续的一块地到了该交钱的最后期限。如不能如期交钱,土地将被另行拍卖,前期上交的1000万元保证金也将被没收。正在这时,经介绍,广东东莞一家开发商愿意出钱,但前提是合作开发这块地。

实际上,去年春节时,也有一个合作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当时,他们在开封一县城拿了一块地,准备开发普通商品住宅和类别墅。“消息传出后,有购买意向的客户很多。”王斌介绍,也是在那个节骨眼上,厦门的一家开发商来到了这个县准备开发类别墅,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块,就主动提出与王斌公司合作开发。“他们提出,由我们出地、他们出资金,利润分成。虽然我也有些动心,但股东坚持不同意,最后没合作成”。

后来,厦门商人与另一家企业合作开发,王斌公司自己开发。“今年就看到差距了。厦门的开发企业快速开发、中等价位销售。今年春节前,50栋类别墅已全部卖掉。”而王斌公司开发的30栋类别墅,由于资金紧张进度比较慢,价格也高,结果只卖掉两套。

“现在几名股东都承认,不管是在经营管理上还是在销售方面,南方企业比我们先进得多”。因此现在与广东这家房产公司的合作很快达成。“我们又主动找到了广东的公司,降低了自己的条件,5月中旬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对方的资金很快到账。现在已进入开发阶段”。通过不到一个月的接触,他说,他们从广东商人身上学习到了不少知识。

今年的合作案例尤其多

王斌介绍,在开封,房地产企业间的合作已经渐成趋势,今年尤其多。“在杞县、在兰考、在开封县,每个县都最少有几家和外地企业合作的项目”。

实际上,在开封,去年已经有省内企业进行合作。去年6月11日,开封市宋都古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河南省国控保障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合作成立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启动开封市龙亭东湖周边棚户区改造和开封火车站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将超100亿元。“目前,这个项目进展顺利。”省国资委宣传处负责人介绍,去年,国控公司还和万科合作在开封进行项目开发。

在河南,合作方最多、注册资金最大的当数省房地产业商会牵头成立的河南地产商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建业、正商、天伦、东方、永威等16家公司出资,共同成立这家公司,总注册资本12亿元。一年后,河南地产商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新乡市政府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由前者对平原新区原武古镇风情区约3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一级开发,总投资规模约160亿元。

“从去年到今年,河南房企合作逐渐增多,我们商会牵线搭桥帮助2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大部分合作得很好。”在省房地产业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赵进京看来,合作、联盟是发展成熟的表现。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大家合作完成,是河南房企进步的表现。

“在河南,升龙置业的合作堪称典范。每个项目的股东都不一样,但每个项目都做得很好。”赵进京介绍,河南本土的房企,合作得比较好的是甲乙东方的项目,大的股东有东方经典、超达置业等。他们通过加强沟通,在招标等前期的合作中已呈现相互融合的状态。

地域理念不同 引发分歧

由于合作这种形式在河南出现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合作中,也会有一些问题出现。

“去年,万科进入河南跑马圈地,万科、美景的合作堪称一个合作经典的案例,值得研究。”深圳王牌企划董事长上官同君介绍,今年王牌企划接受了6家外来公司的委托,为他们在18个市地甚至部分县级市进行战略找地和战略咨询。外来房企进入河南跑马圈地的优势非常明显,经营理念新颖、经济实力雄厚、人才团队精干、后援系统丰富,要比河南房企的经营理念先进3~5年。“河南房企与他们合作,能学到很多”。

“房企间的合作,在南方已很常见。”赵进京表示,但因为南北文化的差异,河南房企间的合作才刚刚开始。“当然,在合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文化、经营理念不同引起的分歧,产品选材上意见不一致,销售方式上分歧等,但这些都属于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

上官同君分析:“有联盟的冲动,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合作双方都有独自掌控项目的欲望,一个地产商一尊独大,两个地产商能同甘不能共苦,这种例子也不少。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大江湖。”他说,企业合作是经济合作,每家房企各自的需求有差异:有实力有品牌的房企希望做大做强;经济实力一般的房企希望名利双收;中小房企刚刚进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在一线城市,合作很正常,他们合作的基础是市场化机制,把合作当做一次单纯的生意;而中部地区乃至西部地区,因独大的心态非常严重,合作的窘状渐成共性问题。

房企合作有助于整体崛起

合作、联盟是未来的趋势

“企业走向联合,是一种发展的方式,也是应对当前市场环境的对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晓峰教授表示,近几年,伴随着国内一线品牌房企的进入,本土企业已深刻意识到无论是在战略还是在思维方面都需再提高,所以资金合作、土地合作、项目合作已经渐成趋势,应倡导。

“河南房企应该补上战略、格局这一课,补上合作这一课。”上官同君说,当前,应该呼唤河南房企整体崛起,合作也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企业面临资金、土地紧张的时候,房企之间股权合作、股权融资,甚至项目转让,将会成为常态。“首先是思想解放;其次是老板格局要再大些,格局大小决定江山大小;最后要自我解压,用市场化方式来设定合作规则。毕竟合作可以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从江湖式合作、游戏式合作到市场化合作,是不同的境界。走品牌化实力化发展之路,中原房企突围才会有期”。

“房企合作,应该注意几个问题。”赵进京也提醒说,要从益出发,不要从利出发,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房企,从利出发的合作往往出现较多问题;要学会沟通,多沟通多交流能增加信心,增加信任,减少误会;要学会谦让,放低自己的身态和心态,这样才容易交流。(李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