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打造百万人口都市 42个村庄变身

本地河南日报2014-04-02 15:47:33
提要:按照规划,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将打造成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这对于生活在辖区42个行政村的7万多名农民而言,他们的命运将发生历史变局。

核心提示

按照规划,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将打造成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这对于生活在辖区42个行政村的7万多名农民而言,他们的命运将发生历史变局。

曾经耕作的田地在消失,农民身份将被市民身份所取代,他们有很多思虑,也充满了希望。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所带来的,并不像在沙岗和枣园上长出一排排现代化的富士康厂房那么直接。记者走进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试图揭开这场变局中农民怀揣的思虑和希望,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村“两委”的特殊价值

在马庄村的一个入口,竖着一块大个的蓝色招牌:“网络宾馆”。“外来人口太多了,家家户户的出租屋都不够住,宾馆的生意也不错。”村支书孟庆先告诉记者。

马庄村从未这么热闹过,用村民的话说,热闹得有点“带样”了。这个位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的村庄,只因与富士康公司相距咫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得“像个小县城”。

在村北,是一大片咖啡色的公寓楼“豫康新城”,漂亮又洋气,富士康有9万多员工住在里面。上下班的高峰期,村里就像涨潮退潮一样。

根据规划,在三年左右时间里,综保区就将迎来全面的城镇化。“说得直观一点,全区的42个行政村要变成城市社区,7万多农民要变成市民。”孟庆先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综保区进行了村“两委”换届选举,村干部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带领全村转变——成功转变。”

马庄村有2200多口人,原先主要从事大棚蔬菜的种植。从2010年开始,随着富士康的落户,村里2800多亩耕地被征用了三分之二。

对于这些几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言,失地的冲击是迷茫的,又夹杂着一丝兴奋;滋味是苦涩的,又渗透出一股甘甜。

很多人起初想不明白,没有了土地,今后靠什么生活?那段日子,村干部们每天只做一件事:找村民聊天,坐在一起展望未来、描绘美景。看到村干部沉得住气,大伙儿的心才慢慢定了许多。

每每回首,孟庆先总是欣慰且自豪。在他的眼中,这是“村‘两委’在特殊时期体现的特殊价值”。

不久,村民们拿到了征地补偿款,都是做梦也没有见过的“大数目”。与富士康相伴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挣钱门路。于是,虽然农活少了,村民们却忙起来了,有干工程的,有开饭店的,有出租房屋的,还有去富士康打工的。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比富士康来之前翻了一番多。

孟庆先透露,村里正计划组织大伙儿外出参观取经,去看看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还有南水北调的移民新村,“人家是怎么过的,得好好学学,马庄也是一个‘新村’啊!”

隔着富士康厂区,与马庄村南北相望的是后宋村。因为与村办幼儿园同处一个院子,后宋村委会的会议室摆满了孩子用的小课桌。

就在这个简单的房间里,全村的梦想正在升腾。黑板上用粉笔画着一幅平面图,据村支书魏俊林介绍:“这是村里建的大市场,看看,规模可以吧。”

后宋村紧挨新郑机场,早年建机场,如今建综保区,村里的土地都做过“贡献”。土地越征越少,“村民们既怕‘开发’,又怕不开发。”魏俊林说,虽然村民心态起伏,村委会却始终保持一致,要领着全村共同“开发”,共同致富。

经过广征民意,村委会果断决策,在村西临近大路的地方建一个大市场。那可是一块黄金宝地,对面正在盖富士康公寓,将来会住进一两万人呢。

然而,建市场的几千万元从何而来?村委会又迈出大胆的一步,以股份制方式筹集资金。

“这下,全村人都成股东了!每人出两万块钱算一股,市场建成后由村里统一经营,利润统一分配。”魏俊林细细把账目算给记者看,两眼闪动着光芒:“不到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