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东区供热捉襟见肘 供暖能否“东热西送”

本地东方今报2014-04-02 15:35:56
提要:西区缺热源,东区有富余,看起来“东热西送”不难实现。可两家公司负责人的话又让无暖可用的人看不到希望——打通管网要计划、报批、破路,且东区每年也新增很多新用暖户,西区已有了新力电力这个热源……

西区缺热源,东区有富余,看起来“东热西送”不难实现。可两家公司负责人的话又让无暖可用的人看不到希望——打通管网要计划、报批、破路,且东区每年也新增很多新用暖户,西区已有了新力电力这个热源……

天气越来越冷了,市民对暖气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西区供热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环保)负责供热的郑州西区,有200万平方米受热源所限难供热。与此同时,郑州市热力总公司(以下简称“热力公司”)的供热能力达3200余万平方米,而实际用热面积只有286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该公司还有340万平方米的富余。

因此,很多市民尤其是西区市民呼吁:两家公司一结合,实现“东热西送”,这样,不就解决西区200万平方米的供热难题了!那么,事实情况到底如何?“东热西送”能否顺利实现?

【讲述】

入住新房却无暖可用

集中供暖开始一周了,而对郑州市湖光苑小区四期的业主们来说,家里还是那么冷。

“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承诺有集中供暖,我们入住后才发现,集中供暖根本无法兑现。”四期业主张女士说,小区一、二、三期的业主,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有暖气,为啥四期居民用不上,这不公平。

张女士说,经过多方了解,不给四期供暖的原因,是西区热源有限。

11月中旬,当中原环保的工作人员到该小区准备开启热力站时,小区四期的业主竟然用砖头和沙石把热力站的大门给堵上了。结果,11月15日正式供暖时,该小区的热力站没法开启,一、二、三期的业主不愿意了,甚至一度出现了冲突。

最终,中原环保、物业公司、开发商、社区办事处、业主代表五方坐到一起,经过3个多小时的沟通,11月16日下午,湖光苑一、二、三期开始供暖,但四期依旧无暖可用。

【现实】

西区缺少热源200万平方米

“确实无法供暖,因为热源确实有限。”中原环保负责人解释,他们公司没有自己的热源,所有热源均来自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而新力公司的热源又十分有限,热源不增加,他们的供热范围就无法扩大。

而实际上,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扩大,郑州西区每年都会有很多小区建成。这样,就出现了供需矛盾,湖光苑四期就是一个典型。

据了解,由于西区热源不足,除了湖光苑四期外,还造成中原新城、中原万达等多个小区无法用热,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在整体热源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再受理新用户供热,将会造成整个西区不热”。

对于如何增加新热源,中原环保表示,他们已经多次向政府及主管部门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政府也非常重视,目前方案已经得到政府的批复。至于具体内容,该公司称,由于实施涉及部门较多,不便透露,但正在积极推进,西区热源紧张的状况有望在明年冬季得到缓解。

【建议】

东区富余热源能否支援西区

就在西区200万平方米无暖可用时,热力公司的一组数据,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11月14日,政七街热源厂“煤改气”项目正式通气点火。当时,热力公司发布消息,今冬集中供暖的热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郑东新区热电厂两个外购热源;二是该公司的自备热源南郊热源厂、枣庄热源厂;三是该公司政七街、东明路两个“煤改气”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力电力公司的热源、枣庄热源厂的热源和两个“煤改气”项目的热源,首次实现了大联网。“总供热能力3200余万平方米,实际用热面积2860万平方米,热源可以满足供热需要”。

“按照热力公司的说法,他们的供热能力有340万平方米的富余。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支持一下西区呢?”湖光苑小区四期业主张女士说。

细心的张女士还发现,两家供热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来,作为上市公司的中原环保,第一大股东就是热力公司,占有33.18%的股份。

“热力公司的热源实现了大联网,那么,他们的富余热源完全可以支援西区。再说了,两家关系很亲密,这事儿应该好办。”包括张女士在内的多位市民,都提到这个话题。

东区供热实际“捉襟见肘”

“从技术上讲,应该不是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有难度。”针对市民提出的“东热西送”话题,中原环保的一位负责人说,打通管道应该不是难事,关键是双方的协作协调。两家公司虽然有内在关系,但毕竟是两家公司,各有自己的服务对象,需要展开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而热力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则透露,实际上,热力公司的热源“捉襟见肘”。2010年公司供热面积1700万平方米,2011年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2012年2550万平方米,而今年则达到2860万平方米。“最近4年来,每年增加的供热面积都在300万平方米以上,而每年的实际供热能力,基本上和实际供热面积吻合”。今年的供热能力之所以比实际供热面积多出340万平方米,主要是东明路、政七街两个煤改气项目的实施。

这位负责人说,“东热西送”,想打通管网,需要计划、报批、破路等,仅靠两家企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政府要统筹规划热源布局

近几年来,负责郑州市区大面积区域供热的热力公司,或建热源厂或实施“煤改气”,每年都有新热源的加入。那么,负责西区供热的中原环保又是如何打算的呢?

“这是个两难问题。”中原环保的一位负责人说,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燃煤热源厂肯定不现实,即便建设燃气热源厂,也要得到政府批准。关键是,目前西区有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再建设热源厂也不现实。

另外,即便建设燃气热源厂,燃气供暖成本比燃煤供暖成本翻番。最终由谁来填补这部分新增成本,至今还没有个说法。

“让企业出钱,肯定加重企业负担;让用户掏钱,用户肯定不愿意;全让政府埋单,也不现实。”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雷说,目前,供暖是大局,有关各方还正在就成本问题进行协商。

多位人士建议:靠两家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就需要统筹规划热源布局,并给出合理的引导政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