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引发新老市场上演资源争夺战
在郑州市中心城区177家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外迁过程中,商户急切搬往新市场,而老市场管理方为留住商户,则使出各种“手段”,商户们在矛盾中寻求发展。产业升级换代中,郑州批发市场外迁正在遭遇“阵痛”。
【事件】
商户响应外迁不料遭遇封门
“我们这里已经被封门了,要开门的话就要签署两年不搬离市场的承诺书,并缴纳一定保证金。现在,我们连最起码的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证。”近日,在南三环附近一家批发市场做生意的霍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政府指定的承接市场购买了商铺欲搬离市场,不想却被原市场的管理方停水、断电并被封门。
据霍先生介绍,他一直在这家市场从事汽车保修设备生意,因为响应政府市场外迁的号召,于今年10月份在一家政府指定的承接市场购买了新的商铺,准备等这边的租约到期后搬离市场。谁知,就是因为自己购买了政府指定的承接市场的商铺,烦恼也随之而来。
霍先生说,在10月底的时候,自己的商埔突然遭遇了市场管理方的断水停电。随后,他们被赶出商铺,商铺大门也被贴上了封条,而霍先生的水电费、租金都还没有到期。
同样有此遭遇的并非只有霍先生。霍先生介绍,在市场内做生意的商户,只要是到新市场购买商铺的,都被封了门。市场管理方告诉他,如果想要开门营业,必须签署两年不搬离市场的承诺书,并缴纳一定保证金。
面对这种情况,霍先生很无奈,他购买的新商铺尚在建设之中,自己和原市场的租约也没有到期,现在生意没法做,不知该如何是好。
针对霍先生的遭遇,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郑州市的各个专业批发市场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形成各自规模和影响,如今市场外迁必然会导致利益重新分配,引发市场格局震荡。
【调查】新老市场资源争夺战屡屡上演
记者查阅今年郑州市政府正式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发现该《意见》明确显示,2015年底以前,郑州要完成中心城区177家商品交易批发市场的外迁。尽管搬迁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但记者调查中发现,面对不少新的承接市场抛出了若干优惠的“橄榄枝”,老市场的经营者们则依然希望目前的租户能够维持原状,拖一天算一天。
一个事实是,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新旧之间的博弈在所难免,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在今年之内,已经出现了多起老市场商户被断水停电,甚至封门的事件。
资料显示,郑州市内的传统专业市场大多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末,已先后形成了近200个专业的批发市场,这些市场分布于市区内的各个角落。
如今外迁政策已经发出,郑州市区内各大批发市场的商户们早已“坐不住”,虽然政府政策并不强制商户迁往何处,但对于商户而言,这道选择题也颇为费神:迁到哪儿最合适?现在迁还是等到新市场建好了再迁?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新建市场还不具备接纳商户的条件。
“现在很多新市场虽然没有建好,但是给出的条件很诱人。”一位从事食品批发的商户刘先生说,由于新建市场远离市区,氛围还没有形成,他不敢贸然搬离老市场,又怕几年后,再去新市场就得不到优惠了。
商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记者发现,作为外迁承接地的各大新兴专业市场,目前的状况也是有喜有忧。一位在京广鞋城经营的商户告诉记者,现在市场就要拆迁了,但是原来规划的承接鞋帽业态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到现在也没有开工的消息,这让他们为往哪儿搬发愁。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正是新旧交替之间的时间差,给市场博弈提供了更多可能,由于涉及利益重新分配,使得新老市场争夺商户资源的“战争”屡屡上演。
【业界】批发市场外迁是城市发展必然
回望历史会发现,随着城市框架拉大,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或者外迁,每隔几年,就要发生一次。
几年前,老107国道改成市内道路中州大道、郑东新区建设渐入佳境之时,出现过一波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外迁风潮。老107国道沿线的批发市场,有消失的,有像东建材、中博家具广场那样升级改造的,也有东迁到圃田等地的,同时在商都路沿线还崛起一批以建材为主的新市场。
再把时间的镜头向前拉,会看到更多耐人寻味的历史转折细节——
1991年,郑州火车站振兴食品批发市场被拆迁。冯庄村在航海路建起的马路市场一下子火爆起来,成为郑州继振兴商场之后第二个大型食品批发中心。1994年,这个市场被命名为华中食品城。
1992年10月,郑州市原老坟岗沙发材料市场要拆迁。郑汴路附近的杨庄人抢先在郑汴路南建一占地60余亩、河南规模最大的沙发材料批发市场。老坟岗,也就是民主路附近,现在是大商新玛特、北京华联、沃尔玛、印象城等零售大腕儿们的地盘。
1994年,关虎屯蔬菜市场由于受到面积狭小、交通不便等限制需要外迁的消息一放出,陈寨村委会就决定要把这个市场引过来。1995年,占地80亩的陈寨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如今,该市场反映出的“郑州菜价”,是全国菜价的重要风向标。
如果细数,类似的大型市场之间的“起承转合”应该还有很多。为此,有业内人士提出,批发市场很特殊,它必须随着城市框架拉大而逐步外移。城市框架8到10年都会有一个大变化,一个批发市场从形成到外迁,也是8到10年一个周期。无论这之间有过什么波折,产业升级的脚步都以无可阻挡的姿态大踏步向前。
【专家】做好外迁后续工作是关键
郑州市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商会负责人表示,现在,谁也没法说哪个市场更好,一切都需要经过市场的印证。但是希望,在市场外迁的过程中,有关方面能够协调好政府的规划、商家的需求、开发商的利益,以及商户们的权益。
对于当前出现的情况,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认为,这种现象出现是批发市场外迁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阵痛,每次政府出台重大政策后,往往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一定会使一部分人、一部分机构的利益受损,一部分人和机构单位受益。
这个时候要看大的方向是什么,如果大的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各个环节就应该给予配合,不应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策的执行。
宋向清认为,对于当前出现的老市场阻止商户外迁,从情感上来讲可以理解,但还是希望老市场从郑州市发展的大格局出发,配合商户外迁工作。
商户作为外迁的主体,市场外迁后,没有了商户,就成了有场无市。因此对于老市场,建议政府做好迁出市场的安抚工作,做好后续工作,让老市场的经营者感觉商户虽然迁走了,但还有其他发展出路。用事业安抚他们,用政策安抚他们。而对于迁出的承接地市场,政府应该监督各承接市场配套、工程等进程,以便商户们尽早入驻。
对于当下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出现的阵痛,宋向清表示,整个批发市场外迁必然有一个过渡期和调整期,这实际上是利益的再分配,如何做到顾及各方面利益,需要各方面都能够换位思考,多理解城市发展大格局的要求。
不可否认,任何产业的升级换代都必将经历一个阵痛期,但如何顺利度过阵痛,值得业界思考。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