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场外迁“腾笼换鸟” 功勋级市场去哪儿

本地大河报2014-04-03 16:38:00

  郑州中心城区177个批发市场集中外迁,牵动着整个郑州的神经。沐浴郑州建设商贸城20年的政策春风,这些原有的市场可谓功勋级批发市场,担当了郑州的商贸名片,如今却因城市升级需要迎来了新的命运变迁。

  保“商贸城”与城市升级可否兼得?功勋市场何从何去?郑州市“腾笼换鸟”牵一发而动全身,显然是一盘纵横捭阖的大棋局。

  【现状】新老市场时常互争资源

  “我们这里已经被封门了,要开门的话就要签署两年不搬离市场的承诺书,并缴纳一定保证金。”此前,在南三环附近一家批发市场做生意的霍先生对媒体表示,自己在政府指定的承接市场购买了商铺欲搬离市场,不想却被原市场的管理方停水、断电并被封门。

  据霍先生介绍,他一直在这家市场从事汽配生意,因为响应政府市场外迁的号召,在一家政府指定的承接市场购买了新的商铺,准备等这边的租约到期后搬离市场。谁知,就是因为自己购买了政府指定的承接市场的商铺,烦恼也随之而来。

  由此遭遇的并不仅有霍先生一家,在市场内做生意的商户,只要是到新市场购买商铺的,都被封了门。市场管理方告诉他,如果想要开门营业,必须签署两年不搬离市场的承诺书,并缴纳一定保证金。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郑州市的各个专业批发市场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形成各自规模和影响,如今市场外迁必然会导致利益重新分配,引发市场格局震荡。

  根据规划,2015年底以前,郑州要完成中心城区177家商品交易批发市场的外迁。尽管搬迁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但记者调查中发现,面对不少新的承接市场抛出了若干优惠的“橄榄枝”,老市场的经营者们则依然希望目前的租户能够维持原状,拖一天算一天。

  一个事实是,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新旧之间的博弈在所难免,一些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已经出现了多起老市场商户被断水停电,甚至封门的事件。资料显示,郑州市内的传统专业市场大多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末,已先后形成了近200个专业的批发市场,这些市场分布于市区内的各个角落。

  如今外迁政策已经发出,郑州市区内各大批发市场的商户们早已“坐不住”,虽然政府政策并不强制商户迁往何处,但对于商户而言,这道选择题也颇为费神:迁到哪儿最合适?现在迁还是等到新市场建好了再迁?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新建市场还不具备接纳商户的条件。

  “现在很多新市场虽然没有建好,但是给出的条件很诱人。”一位从事食品批发的商户刘先生说,由于新建市场远离市区,氛围还没有形成,他不敢贸然搬离老市场,又怕几年后,再去新市场就得不到优惠了。

  商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记者发现,作为外迁承接地的各大新兴专业市场,目前的状况也是有喜有忧。记者采访发现,正是新旧交替之间的时间差,给市场博弈提供了更多可能,由于涉及利益重新分配,使得新老市场争夺商户资源的“战争”屡屡上演。

  【困惑】拆迁后,老市场何去何从?

  回望历史会发现,随着城市框架拉大,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或者外迁,每隔几年,就要发生一次。

  几年前,老107国道改成市内道路中州大道、郑东新区建设渐入佳境之时,出现过一波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外迁风潮。老107国道沿线的批发市场,有消失的,有像东建材、中博家具广场那样升级改造的,同时在商都路沿线还崛起一批以建材为主的新市场。

  再把时间的镜头向前拉,会看到更多耐人寻味的历史转折细节。

  1991年,郑州火车站振兴食品批发市场被拆迁。冯庄村在航海路建起的马路市场一下子火爆起来,成为郑州继振兴商场之后第二个大型食品批发中心。1994年,这个市场被命名为华中食品城。

  1992年10月,郑州市原老坟岗沙发材料市场要拆迁。郑汴路附近的杨庄人抢先在郑汴路南建一占地60余亩、河南规模最大的沙发材料批发市场。老坟岗,也就是民主路附近,现在是大商新玛特、北京华联、沃尔玛、印象城等零售大腕儿们的地盘。

  1994年,关虎屯蔬菜市场由于受到面积狭小、交通不便等限制需要外迁的消息一放出,陈寨村委会就决定要把这个市场引过来。1995年,占地80亩的陈寨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如今,该市场反应出的“郑州菜价”,是全国菜价的重要风向标。

  有业内人士提出,批发市场很特殊,它必须随着城市框架拉大而逐步外移。城市框架8到10年都会有一个大变化,一个批发市场从形成到外迁,也是8到10年一个周期。无论这之间有过什么波折,产业升级的脚步都以无可阻挡的姿态大踏步向前。

  对于当前出现的情况,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认为,这种现象出现是批发市场外迁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阵痛,每次政府出台重大政策后,往往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一定会使一部分人、一部分机构的利益受损,一部分人和机构受益。

  商户作为外迁的主体,市场外迁后,没有了商户,就成了有场无市。因此对于老市场,建议政府做好迁出市场的安抚工作,用事业安抚他们,用政策安抚他们。

  对于当下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出现的阵痛,宋向清表示,整个批发市场外迁必然有一个过渡期和调整期,这实际上是利益的再分配,如何做到顾及各方面利益,需要各方面都能够换位思考,多理解城市发展大格局的要求。

  【出路】升级改造,不少涉足电商

  面对市场外迁的冲击波,很多在郑州商业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功勋级批发市场,也开始了自我救赎,纷纷升级改造,涉足电商成了很多市场不约而同的选择。

  从历史脉络看,在郑州20年建设全国商贸城的轨迹上,诸如银基、老科技市场、纺织大世界等市场既是城市发展的“功勋”,更在全国多个行业市场承载了流通要位。

  4月8日,银基商贸城管理方宣布:银基商贸城将实施升级改造,名称更换为“银基广场”。银基广场定位于集服装展示、品牌孵化、电子商务、贸易洽谈为一体的时尚商业中心。预计投资2000万元,对楼体街区与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同时加大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投入,八楼将建中原电商创业园。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基将无缝对接电子商务和规范物流,打造未来二十年不落伍的2.0版的银基商贸城。除升级改造之外,银基商贸城将全面引进光纤级的电子商务平台,整个大厦100兆光纤接口将达到5000个以上,改造后的银基商贸城将华丽转身。

  此外,银基商贸城将和知名物流公司组成战略合作联盟,全面组建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次日送达的快速物流系统。在银基高层看来,改造后的银基不但仍然是全省最大的服装批发中心,而且是全省第一个实体店,和电子商务无缝对接的超级批零中心,也必将是引领未来20年的超级商业中心。

  无独有偶,锦荣商贸城二期负一层专做牛仔的网批,商户都涉足电商批发。“电子商务的冲击已经蚕食线下的经销商了,线下经销商的销售受影响,你去年卖30万件,今年只卖20万件,那10万件肯定是被别人抢了市场。”锦荣商贸城电商中心负责人介绍。

  按照规划,锦荣商贸城将来会升级成一个集展示、电商、研发为一体的区域性营销中心,吸引外地的品牌把分公司分部设在锦荣,同时打造本土知名品牌的展示。

  市场外迁,原有市场涅槃升级,腾笼换鸟之后,一些老批发市场原址上也将崛起新的物业形态。据介绍,如果属于租用集体用地所建的市场,外迁原址规划建设是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零售和休闲服务业综合体,此外包括绿地、公园、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新型休闲服务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