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十件实事 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

本地大河报2015-01-28 10:30:17

  看图读懂2015年郑州十大民生实事

  

 

  1 减煤少霾

  计划投入资金7.25亿元,年底荥阳国电“引热入郑”工程建成投运,新增供热面积1400万平方米,柔性减少中心城区用煤约20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4765吨、氮氧化物约3090吨、二氧化碳约40万吨、二氧化硫约4385吨;强力推进市区23台燃煤锅炉拆改,全年拆除10台以上,并对剩余锅炉进行改造。

  2 管车去尘

  计划投入6592万元,在全市淘汰社会黄标车和老旧车辆5万辆以上;中心城区建设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80%以上;城市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以上;全市渣土清运车辆密闭改装率达到100%。

  3 生态公园

  在市区建成10座集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新增城区绿地面积不少于500万平方米;完成5条新建城市道路生态廊道建设。

  

 

  4 修路解堵

  计划投入127.48亿元,新开工建设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10月1日前陇海快速路高架及匝道、地面道路全线建成通车;10月底前金水路准快速化工程(经三路下穿、未来路下穿)完工通车;8月底前商鼎路一沈庄北街下穿中州大道工程主线通车;全市市区完成100条支线路网打通工程。

  

 

  5 新购公交

  计划投入资金5亿元为市区新购清洁能源公交车500台;年底前陇海快速路快速公交系统建成投用;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年内市区新增公共停车位3万个以上。

  

 

  6 学校增建

  计划投入5亿元,在市区新开工建设(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增加学位3万个以上;在全市新开工建设幼儿园40所,增加学位8000个以上;加快推进往年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项目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中、小学校26所和幼儿园35所。

  

 

  7 医疗救治

  计划投入4.97亿元,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农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新农合市级和县(市、区)级补助在国家规定和不低于2014年当地实际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各提高20元,农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5元提高至30元;农民大病保险起付线由2万元调整至1.5万元,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线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为郑州市户籍的新生儿免费进行35种遗传代谢病、耳聋基因筛查;为郑州市户籍的适龄(35-59岁)妇女免费进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及宫颈癌、乳腺癌筛查。

  

 

  8 扶贫济困

  计划投入1306万元,向全市“低保户”每月发放3立方米用水价格补贴和提供30立方米以内低价燃气,为城市“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家庭每月补贴10度电;为郑州户籍残疾人在办理残疾人证时免费进行残疾评定;为全市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智力三级残疾人单独全额提供城乡低保;为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0-14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9 住房保障

  住房保障。计划投入资金21.31亿元,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0328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134477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62134套;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住宅建设10526套,搬迁贫困群众10526户40041人;完成2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

  

 

  10 就业培训

  计划投入3.76亿元,在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再就业培训3万人,创业培训1万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13万人,就业技能培训计划5万人,高技能人才培训1.85万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36万人,“阳光工程”培训1.5万人,“雨露计划”培训5000人,退伍兵技能培训2500人,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9000人。

  记者朱琨实习生姜佳明

  做民生,要实事。昨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了解到,2015年民生十件实事已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减霾、解堵、教育、医疗成为2015年的民生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