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产现象:说是养老地产 咋多是年轻人住?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其中郑州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百万,庞大的老年人群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在郑州,多年前就有投资者涉足养老地产,不过,却难以名副其实。有的养老地产小区内,多是普通住户,出租、二手房买卖信息很是普遍。
交通欠佳、医疗欠缺成为郑州养老地产存在的共性问题。
养老地产渐成“隐性刚需”
2014年10月,河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人。2013年,郑州市民政局调查显示,郑州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100万。郑州民政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省养老床位约有16万张的缺口。
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据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测算,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商机约4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增加至13万亿元。
有商机就会有资本追逐,随着“养老地产”(如养老院把养老地产视作商业地产项目长期经营、开发商推出的养老地产项目)概念的横空出世,众多投资者开始盯上这块“朝阳蛋糕”。
“婚后和孩子分开住,一直想找个环境好、清静的地方。”郑州的张老太说,因为有需求,她最近便一直关注郑州的养老地产项目,“可供选择的实在太少了。”
于是,为老人觅得一处既环境清幽,医疗条件又好的养老地产成了不少孝顺子女的“心病”。养老地产正逐渐成为郑州这个大城市的“隐性刚需”。
“钱景”广阔但涉足者少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郑州的养老地产行业“雷声大雨点小”,多数仍停留在计划阶段,发展成熟的几乎没有。
目前,河南盈盛集团、爱馨养老集团、启福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纷纷涉足养老地产行业。而不少投资者开发的项目,多集中在郑州郊区或城乡接合部。
一业内人士称,在郑州,养老地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出售型养老地产,其开发项目具备医疗等必备配套,开发商目的就是卖房子;二是持有型养老地产,开发商和养老机构、医疗企业合作,把全部或部分项目做成养老物业,靠服务赚钱。
该业内人士称,河南某综合实业集团计划打造第二种模式,但它针对的只能是高端小众市场,入住率势必堪忧,“项目能否落地还是未知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社教授5年前就开始研究“养老地产”。他介绍,因商业模式尚不清晰,多数开发商仍持观望态度,“郑州的养老地产不超过6家。”
数据显示,2014年9月,河南签订了6个养老地产项目;2015年4月,总投资130亿元的河南空港生活养老服务基地项目落户许昌,但目前并未投用。
养老地产多是年轻人买
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教师尹沛东曾做过调查:从郑州市整体来看,养老地产规模相对较大的仅有“爱馨阳光城”一家。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暗访了位于长江路连云路口附近的“爱馨阳光城”,发现该小区一些楼道、住户的窗户上,贴着租房信息。
在网上,也有该小区的二手房买卖信息。“9楼100平方米的房子,55万元。”一中年业主说,如果真心买还可以再便宜。该业主承认,这房子是用父亲的身份证买的,原本就打算用来投资。
经了解,该养老地产2010年左右开始销售,2012年左右入住。“凡是年纪达到60岁及以上,拿着相关证件就可以买。”小区里的一位业主说,大多数都是拿着父母身份证买的,“现在这里边,多数是普通的住户,不都是老年人。”
“13楼有个毛坯房要卖,6000多块钱一平方米。”小区里的一位工作人员热情推荐。环顾整个小区,绿化率高、环境优美,但该工作人员透露,“整个小区就一个大房产证,就算环境好,买二手房的人看看也就走了。”
交通、医疗是最大的缺陷
交通欠佳、医疗欠缺是郑州养老地产的普遍缺陷,刘社说,现阶段,郑州的养老地产多集中在城乡接合部,交通或成短板。另外,医疗对老年人极为重要,而郊区的相应配套又难以跟上。
完善医疗体系就无法利益最大化;医疗体系欠缺服务就难以跟上,这种矛盾,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解药”。某养老地产项目的一位工作人员坦言,目前郑州的养老地产市场只是“看上去很美”。
真正的养老地产应该是什么样的?尹沛东曾在他的《郑州市养老地产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这种项目优点是环境优美,集医疗救护、生活照料、精神赡养等功能于一身,但缺点为市场定价比较高。
刘社认为,适合大众的“养老地产”并非简单的住宅,而是一种服务体系,涉及跟老人相关的各种配套服务,“必须考虑环境、无障碍交通、健身、购物、医疗等多个方面。”
她建议,政府应加大扶持,如划出专门的“养老设施用地”,吸引老年产品相关企业集聚,为养老地产的发展助力。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