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首座地下3层绿色环廊工程开建 工期两年
人在地上走,车在地下行。漫步在繁花绿树中,不用“左顾右盼”。静心思索,也不会被车辆喧嚣的喇叭声所扰……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正力图打造这样的蓝图:社会车辆全部通过地下交通组织运行。
作为我市首个环廊工程,核心区内的中环廊隧道工程已开工建设。新华网赞它是“郑州首个最大地下3层绿色环廊系统”。它究竟有哪些神秘之处,待郑州晚报记者为你揭晓。
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拟打造地下城
要认识中环廊隧道工程,得先了解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的规划。
根据规划,核心区规划范围为郑上路、站前大道、中原西路和雪松路4条城市道路围合区域。该区域以地铁为依托,结合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地下、地面交通相互协调,同时利用地铁客流合理开发地下商业,属地下公共空间规划的重点区域。
根据规划,市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核心区定位为中原区域文化核心、市民公共服务中心和奥体健康休闲中心,承担商务办公、会议中心、市民公园和文化设施的使用功能。
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以公共停车场、单位停车场以及商业设施为主,设置地下交通环廊贯穿各停车场,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系统。
核心区东西向交通中轴为市民大道,规划建设北、中两条地下交通环廊。中部地下交通主环廊连通核心区中部各地块停车库;北区地下交通环廊规划为单向2车道,长约1千米,连通北区公共停车场和周边地块停车库。
此外,在市民大道和兴国路规划建设两条东西双向4车道的下穿隧道,解决过境车辆通行问题;同时为减少该区域与过境车辆交织,规划在郑上路、中原路建双向6车道隧道,供过境机动车通行。非机动车、公交车则在地上通行。
上下3层,最深的地方深21米
中环廊隧道工程具体就是中部地下交通主环廊所在区域,由市民大道、乐山路、兴国路和图强路围合而成(市民大道和兴国路另外建有单独交通隧道),主通道全长约1989米。其中,东西方向长约520米,南北向长约475米。
这也是我市首座环廊工程。平均埋深17米,部分最深的地方深约21米,足有7层楼高。
环廊共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车行交通层(隧道层),中间为夹层,下层为管廊层。
施工方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工程部经理李小雨介绍,管廊层在最下方,高约2.5米,有4个独立舱,电缆光纤、雨污水、热力、燃气等在不同舱内。中间夹层又称作检修层,高约2.5米,主要起到通风、检修管道时投料等作用。
中环廊隧道工程设计年限100年,计划施工工期为两年。
交通层单向4车道,车辆逆时针抵达停车场
关注度最高的当属地下交通组织方式。中环廊隧道工程上层为交通层,为单孔箱涵,单向4车道,设计净空高不小于3.5米,设计时速30公里。同时在市民大道、晨星路和兴国路设置有4对地面出入口。
中环廊围合部位地下是一个相对独立空间,内建有停车场。南北两侧的兴国路、市民大道下穿隧道,以及晨星路的车辆,可通过出入口直接进入中环廊交通层内,从而直达公共停车场或单位停车场。停车场内车辆也可通过环廊快速出去。
李小雨介绍,称中环廊为绿色环廊系统工程,主要是基于绿色建筑而言的。地下交通层可减少地面车辆,营造洁净的地面环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下方的管廊层,将管线集中收廊处理,可避免直埋管线维修时开挖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管线保护能力,减少路面开挖,提高城市品位。
计划使用自动模板台车,提高施工效率
目前,中环廊隧道工程乐山路、兴国路和市民大道沿线的土方开挖基本结束,部分地方正在做垫层施工。
该工程主体施工量较大,但整体结构和施工工艺较为统一。4个方向均为3层结构,同时均采用现浇施工工艺,类似于建3层高的楼房。
李小雨介绍,为节约工期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他们计划使用自动模板台车。
浇筑钢筋混凝土时,常规工艺需要一块一块搭设模板。自动模板台车即预先制作一个标准钢模板,在模板下方安装滑轮和轨道,预制好一节就推动一节,既可节省成本,还能增强观感度。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