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漂泊,秋思落谁家

本地2015-09-25 08:30:57

小时候的电视机.jpg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当属过节,前前后后要兴奋好几天,因为会有好吃的。童年过中秋,必吃的就是月饼和石榴。那个时候月饼还没有这么多分类,不过是填满青红丝的五仁月饼,但是甜而不腻。还不到月圆,门前的石榴树就被沉甸甸的石榴压的弯下腰来,爬上树,摘下一个下来,粒粒亮晶晶。这一天,月亮刚试探性的露出一点脑袋,小伙伴们便迫不及待地守在石榴树下,听老人们讲着嫦娥和后羿的故事,父辈们谈着庄稼的收成,妈妈们则说着家长里短,不时把剥好的石榴粒塞进孩子们的嘴里。就这样坐着,聊着,直到月亮洒下银辉,我想嫦娥应该见到后羿了吧,便多了份安心。

石榴树.jpg

  稍大一些后,对于节日没有了小时候那份殷切。月饼开始有了新花样,门前的石榴树依然挂满了石榴,却没有了昔日热闹的场面。十五晚上,老人们依然守在树下,少年坐在一起憧憬着着外面的世界,女人们还会聊着油盐酱醋,男人们好多为生计出门在外。十五的月亮似乎没那么圆了。

小时候的中秋节11.jpg

  十七八岁,在渴望独立和寻找依赖中徘徊。离开庭院,外出求学,再过中秋,居然有些思念家乡,眷念故土。家里的石榴早已成熟,只是没有了远远赶回去的兴致。老人们想必更加孤独了,白发也开始偷偷藏进父母的鬓角。当晚,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一醉方休,月饼,倒成了笑点。

落寞的中秋.jpg

  工作之后,节日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守候。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业绩,早已把我们对节日的激情磨砺殆尽。中秋,奢望却又害怕和家人团圆。老人们陆续离开,成了回忆。母亲说门前的石榴树结的果实不是很多了,有空回来吃石榴……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外地无法和父母团聚的朋友们,有了几许共同的辛酸,借酒消愁也只能愁上加愁。大城市的奔波,小城镇的安逸,我们终究选择了不甘于平凡。父母在的地方才是根,这么努力,不舍得放弃每一次加薪的机会,为的只是有一天能把那个深扎心中的根基搬到身边。

  团圆,是一些人的念想,是现在的忍耐,是有朝一日的重聚,时空辗转,团聚之心却从未改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