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郑州城中村改造前,政府应为郑漂先做好预案

本地大河报2015-11-12 09:30:42

  当然这个话题,谢作诗从经济学角度看到的是“供求关系”,“难申请说明供不应求,反映出公租房数量少、质量好”。他的建议是,政府可以考虑在公租房建设时把标准降一点,在保证房屋质量的前提下,把房间做小一点,不铺地板,使用公共卫生间。“公租房建的标准低了,政府可以把钱用来建更多的公租房。”

  放开“群租”行不行?

  2

  公租房建设不足,远水解不了近渴。破解这个难题,谢作诗提出“放开群租”的办法,这掀起了一场激辩。

  “供不应求除非增加房源,但短期只有把存量盘活,让已经存在的房子允许群租。”谢作诗说,政府拿不了那么多的钱,另外划拨土地建设房子也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城中村已经动迁,短期内公租房满足不了,那么只有通过改变政策激发市场潜力,尊重大家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对群租的方式给予包容。“我大学毕业时两个人住一个小屋,卫生间、洗衣房都是公用的。”他说。

  不过,刘社则认为“不现实”。这个建议与目前郑州实行的政策相冲突。今年6月,郑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郑州市房屋租赁联合管理实施方案》,规定出租居住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能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人数不能超过2人。除了政策需要突破外,大范围群租可能会增加小区用电、电梯负荷,或让配套的商业教育医疗等资源难以满足,可能物业管理、治安都是问题。

  纪德尚说:“群租和拼车有点类似,拼车具有合理性,但出现车祸责任如何承担没有法律界定,允许群租需要制度化保证,否则很难可行。”

  3

  对于“郑漂出路”,刘社提供了新的思路,“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要局限,要以大郑州的思维来思考”。

  她表示,郑州的容量还有“空盆”,人口也可以挪腾。郑州郊区、郊县的住宅积压量很大,把北区的活儿辞掉就可能会到那些地方疏散,市场有这个调节能力,比如郑州地铁2号线将能通到新郑龙湖镇,也可以设置快速公交将郊县连接。此外,随着批发市场外迁,人口也会随之向郊外转移。

  然而,纪德尚对此不太抱希望,“就目前来看,郑州交通并不尽如人意,拥堵问题尚未解决,密集的交通基础建设还要持续三五年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估计眼下解决郑漂居住难题,不容乐观。”

  【专家建议】

  城中村改造前,政府应为郑漂先做好预案

  活动中放映的航拍陈砦城中村的视频,让专家们震撼不已。

  在郑州生活34年的刘社回忆说,过去城中村是村庄,现在城中村都是高楼,从平房盖到两三层,再到10多层,消防安全、治安也存在问题。她说,城中村之所以这么繁荣,侧面表明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严重不足,市场需求为城中村提供了发展空间,政府缺位导致城中村的畸形发展,以致改造成本、难度加大。如果政府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了,城中村就自然适时退位了。

  “政府在拆掉都市村庄前,就应该想好腾挪的空间,而现在是预案做得不够。”刘社建议说,北区城中村决定拆的时候,相关部门就应提前在北区加速公租房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或者对多余的安置房,政府可以考虑先向村民租用,为郑漂留出一些缓冲区。如果这些没有提前做好,能不能分期分批地拆,能不能延长点过渡期,给郑漂留个缓冲?

  纪德尚也表示,“政府主导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同时,应该为郑漂族提供哪些救济政策及制度安排,将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使郑漂族能住有所居”。

  郑州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刘跃亭全程旁听了对话会,他表示将把专家的意见梳理汇总后,上报给领导及政府相关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