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三问土地“三权分置”探索
编者按先行先试,勇于探索。邓州市抓住土地整理契机,政府搭建流转平台,大胆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措施灵活精准,工作细致务实,在实现农民、村集体、农开公司、经营主体四方共赢的同时,激活、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其“集中流转—土地整理提升等级—再流转”“三权分置”改革模式引人关注。邓州市的实践和探索给我们带来启示,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和学习意义。
□本报记者王东亮李躬亿曹相飞
从去年8月初开始,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邓州市孟楼镇实现了98%的土地集中流转。在许多地方困难重重、问题多多的土地流转,为何在孟楼变得如此“容易”?土地集中流转的大笔资金从哪里来?引人注目的邓州土地“三权分置”探索已整整一年,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踏上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流转速度为啥那么快
土地“三权分置”,简单地说,就是把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和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
去年6月30日,孟楼镇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8月,邓州市决定以孟楼为试点,进行土地“三权分置”尝试。土地流转是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第一步。
李爽是孟楼镇党委书记,人如其名,说话办事爽快利落。她说,孟楼镇土地集中流转从8月下旬进行调查宣传,到10月1日,农民拿到流转费,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大大超出了镇村干部们的预期。
刚开始宣传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时,李爽和镇干部们心里也没有底,能努力做到70%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担心失败,担心那么多的土地集中流转过来租不出去会撂荒,担心巨额流转资金的来源。谁知村干部和村民的呼声出奇的高,全镇6300多户参与流转土地,流转总面积占全镇土地面积的98%。
周俊伟今年50岁,是孟楼镇玉皇村的会计,家里一共4口人,4亩地。家里土地流转出去前,老两口自己种,基本上只种玉米、小麦,收成全看老天爷“脸色”,好年景一亩地一年挣500元左右。现在,不用操心就能拿600元流转费,有时间干些其他的活,能挣更多的钱。他说,这是百年不遇的好事。
该镇南孔村的赵秋荣今年63岁,家里12亩半的耕地都流转了。她说,现在地流转给了政府办的公司,放心了,农忙时给种植大户打个工,一天还能挣70元钱。
对于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镇、村集中划出了方便耕种的好地让他们耕种。原来已流转的土地,原合同维持不变,流转费低于600元的,由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补给农户。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户不愿意继续流转了,村里会拿出机动
地给农户,不影响经营户和农户的收益。
除了农户,村集体也是这次“三权分置”的受益者。孟楼“三权分置”走的是“集中流转——土地整理提升等级——再流转”路子。当时确权土地面积为5.7万亩,由于当年承包时肥瘦搭配、孬地打折,整理全部达标后,实际面积多出5900亩,经过对沟坎的归并,又新增耕地1600亩,村集体既可以从实际多出和新增的土地面积中获得流转费,还能从流转费溢价部分分红。
记者来到玉皇村时,该村村委会正在加盖二层楼。过去村里的收入主要就是小镇上的摊位费,一年也就三四万元,现在光土地整理,村里就多出700亩地,按600元价格流转出去就是几十万元。
随着土地资源的盘活,镇级经济发展也找到了突破口和方向。顺应土地流转的新形势,孟楼镇成立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植保公司,正在成立劳务公司。将来,农业生产逐步向订单农业方向发展,闲在家里的农民逐步引导到第三产业上,到城镇居住。有3个具备条件的村子,搞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游。一方经济活跃了,就有了更多赚钱和就业机会。
李爽说:“孟楼镇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除了措施接地气,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外,关键的一个原因是,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让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巨额流转资金哪里来
赵航是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告诉记者:“早在去年9月28日,经邓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就成立了合资的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邓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注资6500万元,河南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注资3500万元。公司成立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对流转来的土地进行整治。”
孟楼镇是南水北调水源地,大都是岗坡地,100多米都打不出水,农业基础设施很薄弱,水走不到地里,路走不到田间,守着丹江口水库,却只能“望天收”。这家公司大胆地借助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的契机,使用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资金13613.61万元,启动孟楼镇土地整治暨耕地等级提升项目,投资总额1.5亿元。
该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每户拥有的耕地以面积为单位流转,先行支付每亩600元的经营权转让费,再对这些零散的土地进行整治,建设水利设施,将7等、8等的地提升到6等。农户没有了一家一户小块地的界限,流转的是土地面积,而非某一块地。七零八落的小块地变成了便于管理耕作的大块良田。之后,公司将整治、提升到6等的土地溢价承包给新型经营主体,盈利部分按一定比例由公司、村集体和农户分红。
过去好孬不一、零散分布、“望天收”的土地,如今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这是农民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水比命都稀罕!”这是玉皇村村民李磙子对记者说的一句话,作为土生土长的孟楼镇人,他深知能灌溉对当地的岗坡地意味着什么。
李磙子家里6口人,7亩地,当他知道镇里要流转、整合土地的时候,第一批签订流转合同。他说:“搞水利那得花多少钱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政府给解决了。”如今,土地流转出去后,李磙子开着自己的农用车在周边村庄拉些货,小日子过得更美了。
张义利是玉皇村2组组长,他家6口人,六七亩地,全流转出去了。他说,全镇那么多人,流转费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这边签了合同,那边很快就拿到了流转费,老百姓心里可踏实了。
新型经营主体为何纷至沓来
土地的承包权在一家一户手里,想大片流
转经营以实现规模化种植,就必须一户一户地去谈,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孟楼的土地已实现集中流转到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中间省去了经营大户诸多“麻烦”。经营大户们自然也更愿意来孟楼流转经营土地。
8月末的孟楼,道路两边一眼望不到边的高粱地生机勃勃,籽粒饱满的高粱穗已开始变红,再过10多天就要收割。在这个紧邻湖北孟楼的小镇,连片种植着4万多亩红高粱,这将是这里土地确权并集中流转后的第一季收获。
即将丰收的红高粱是富益粮贸有限公司种的,这家来自四川省合江县的民营公司主要从事高粱贸易,为酒厂提供制酒原料。2012年,富益粮贸有限公司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土地,进行大面积高粱种植。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周霜说:“前些年承包土地都是通过种植大户或‘地贩子’,今年是第一次与当地政府合作,这样的承包方式更让公司放心、省心。大面积承包土地搞种植,难免会产生各种纠纷,但在孟楼镇承包的这4万亩地,从签合同到种植管理,基本没有遇到大的麻烦,偶尔遇到些小问题,例如喷洒生物农药时不小心洒到紧挨着的农户地里,村里、镇里都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
在一块南瓜地里,记者看见有十多个人正在忙着采摘。
郭凯是孟楼镇刘岗村村民,今年28岁,2009年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这片200亩南瓜地就是他经营的。
郭凯一季种小麦,一季种南瓜。他说,他的地过去都是自己一家一户去找农户谈,很分散,不好管理。现在,地都能浇上水了,也成了大块的,好管理。只是南瓜行情不稳,现在600元一年的流转费还行,要是流转价格太高,就不划算了。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经营权流转协议,土地全部再次流转,过去的“望天收”真正成了“香饽饽”。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