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PM2.5

聚焦中原网2014-10-29 15:11:59

  论PM2.5持久战

  对于很多人来说,曾经每天都呼吸的新鲜空气近年来却成了奢侈品。自2013年1月开始,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西南地区等地区相继出现持续的雾霾天气,空气大范围的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毁健康,遮蓝天,瘫交通,严重的雾霾已成为了全民公敌。

  虽然雾霾笼罩,但幽默乐观的国人在谈笑间也编了不少雾霾的段子,例如:上海人说,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南京人说,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事实再次证明:雾以吸为贵啊!

  虽然笑论雾霾,但是,严峻的雾霾天气也不得不让人心有余悸。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指出,空气污染是导致人类特别是儿童过早死亡和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每年有近200万个过早死亡案例与颗粒物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其中包括9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室外空气中的颗粒污染每年可导致约115万人死亡。而地面臭氧每年可导致70万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其中超过75%发生在亚洲。

  因此,加快解决雾霾污染也成为当前亟须重视和解决的环境治理重点问题之一。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各省也据此制定了本省规划。

  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表示,大气污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必须充分认识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不懈付出努力。要立足国情、科学治理、分类指导,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能源结构、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不断推出远近结合,有利于标本兼治、带动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见实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

  笔者认为,在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实现各省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协调统一,从产业布局、清洁生产、污染物减排、联防联控等诸多方面共同发力,避免单打独斗。同时,还要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快捷高效的公共媒体空气质量高效发布体系和预警机制,出台应急措施,应对雾霾等重度空气污染。

  雾霾关系你我,大家都有责任,面对雾霾,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全民参与才有可能打赢这场硬仗,蓝天、白云不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