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漯河市破解有新房无新村

聚焦河南日报2014-11-07 09:23:23

  67岁的黄汝林如今在老家漯河市郾城区黑龙潭乡安度退休生活,他每天5点半左右起来,围着黄赵村转悠一圈,回来也就是天刚刚亮。

  11月5日,他拿着邮递员刚刚送来的报纸,在门口查看他的小菜园。小院子周围,他整齐地种着小葱和萝卜。孩子在城里买了房子,要他和老伴去住。“住不惯,得上下楼,出门都是汽油味。”黄汝林指着菜园说,“一年到头青菜吃不完,还保证不上化肥,不打农药。你看这柿子树,今年结得特别多,小提篮得有十来篮子。”

  黄赵村是1975年被沙河洪水冲毁后重建的,2006年开始重新规划建设,一座宅子200平方米左右。二层小楼一座座耸立起来,路面全部硬化,村里的每条路都栽着不同的行道树,广玉兰、大叶女贞枝繁叶茂,柿子树进入了旺果期,每条路都成了风景。

  黄汝林家门口守着十字路口,路口东南角一溜摆放了四个大垃圾桶。垃圾桶每天清运,道路干干净净。

  黄赵村村支书黄立甫说,原来新房子建好了,自己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可是公共场合还是一片杂乱,垃圾随处扔,后来开展乡村清洁工程,村村配上了保洁员、垃圾桶,村民把垃圾放到垃圾桶,定时会有乡里的垃圾运输车来清运走。几年过去了,如今村民已经养成习惯,不乱扔杂物,按时倾倒垃圾。

  “近几年‘有新房无新村’现象普遍。”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马井村村民吴进选说,新房子再干净,院落收拾得再利索,村上环境没人管,还是不好,群众对居住环境意见特别大。前几年人们不管是出去打工,还是在家养殖,有钱后都盖起了新房子,可是进村一股子臭味,从外地打工回来,闻着臭味就有点反胃。

  2012年开始,马井村村支书吴朝刚带领大家一起干,建成了文化广场,打了460米深的水井,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打扫卫生,巡逻值班,村上的养殖户也都自觉把养殖场搬离了村庄。“以后村上空地会全部种上花、种上树,有花有树,跟城里一样。”吴进选说。

  去年,马井村也砌起了垃圾池,镇里定时来清运垃圾,村里开始变得干净整洁起来。不过,村里的垃圾最后去了哪里,好多村民说不清楚,村民担心会不会污染其他地方。对此,漯河市已经开始为全市垃圾谋划长远出路。

  漯河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刘培峰说,漯河市日前提出通过“百日会战”,到春节前让全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要让农村良好的居住环境长久保持下去,必须有长远的考虑。漯河市计划在现有垃圾填埋场三期、四期用地上建设一个大型垃圾发电厂,立项、建设周期需要三年。在没有建成之前,先在部分地区试点垃圾焚烧炉,就近处理农村垃圾。

  漯河市农村垃圾目前已经实现了户收集,乡清运。但是清运之后如何处理成为一个难题。清运费太高困扰着不少乡镇政府,临颍县石桥乡党委书记曹学锋说,石桥乡人口只有2.9万,一台大型垃圾清运车运营费用每年至少得28万元。漯河就只有一个垃圾填埋场,原来主要集中处理城市垃圾,现在全县垃圾都集中于此,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就会大为缩短,而且垃圾集中填埋之后产生的渗滤液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必然带来二次污染,权衡利弊,建设垃圾发电厂成为漯河首选。

  “垃圾发电厂如果建成,咱农村的垃圾也有了大用处,村民改善环境的干劲就更足了。”吴进选说,“我们不仅要有新房,更要有新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