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淡出两会视角 业内:政策风向发生转变

聚焦大河报2015-03-11 10:20:44

  过去很多年,在两会上,有关楼市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一直都是与会代表委员、官员热议的重要话题之一。但是今年,很多眼尖的人注意到,无论是春节前召开的各地两会,还是现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房地产调控”、“限购”、“限价”等念叨了好几年的热词,基本销声匿迹。有人觉得,不提调控,说明房地产热度一路下滑,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力就要失去;也有人觉得越来越看不清了。多方观点认为,调控是往年房地产政策的主旋律,今年的报告抛开此种表述,在房地产拐点已经初现的当下,这预示着政策风向的确已经发生转变。

  为何两会不关心楼市了?

  在今年的两会中,本报记者发现,无论是官员还是代表委员,都鲜少提及房价、楼市调控等话题。当人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房地产政策的蛛丝马迹时,映入眼帘的词汇是稳定、支持、促进,取代了以往抑制、投机、调控。有人表示,这说明政府对楼市的调控越来越去行政化,由行政主导重新走向市场主导。“原来政府对楼市的行政管制并不一定代表市场发展的方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5年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与去年表述有着明显区别,并未出现调控、抑制等词汇,而是用了相对平稳和积极的基调。

  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在去年的报告中,相关表述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其实,从2014年9·30新政开始,政府对地产态度转向温和就日益明显,宽货币、松信贷、限购放开,各种组合拳预示着中国房地产已进入政策转折期。

  楼市的高峰期已过?

  有人认为,2015年楼市仍会继续调整,不同的城市也出现明显分化,“有些城市人口还在增加,需求就会增加,有些地方人口还在流出,那怎么还会有人买房子?”而即便是一线城市内部也不一样,有些城市供应量比较大,即便放开限购,也不会有明显反弹。

  事实上,楼市的“冷遇”根本原因在于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楼市的需求高峰已过。“该买房子的都已经买了。未来都是独生子女,很多人家里有几套房子。因此现在三四线城市供大于求已经很明显,未来一二线城市也会逐渐饱和。”

  另一方面,在现在整体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楼市也必然随之进入新常态,“过去需求的扩张特别快,现在这种需求不但没有扩张,而且还在萎缩,过去房地产行业只要能拿到地就能赚钱,现在这种时代已经结束了。”

  那么,2015年楼市仍会继续调整,不同的城市也出现明显分化,在政府降息降准后,资金面宽松很多,无论是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是消费者的利息成本都在降低,这对楼市的发展都有比较好的作用。“在政府降息降准后,资金面宽松很多,无论是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是消费者的利息成本都在降低,这对楼市的发展都有比较好的作用。进入2015年,楼市仍会以平稳为主,部分核心城市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弹。当然,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仍会继续分化。”

  2015房价究竟何去何从?

  尽管业内人士从报告中嗅出了好消息,但两会召开之际,有媒体针对网友较为关心的房价发起线上投票。统计数据显示,有48%的网友认为今年房价会下跌,29%的网友认为房价将与去年持平,仅有23%的网友认为房价会上涨。还有些网友认为房价会不会降,跟即将要实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息息相关。

  有人表示,中国楼市今年或迎拐点;不动产统一登记短期或能给业主心理造成影响,二手房市稍活跃,长期看没什么影响。但也有悲观者分析认为,央行先前将准、现在降息,会对楼市起到托底的作用,但这仍难以改变由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宏观经济调整周期以及2015年人口红利拐点三重压力导致的下行趋势。资深人士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迫使多套房业主,或因反腐,或因预期高涨的养房成本,被迫入市变现,这对于库存压顶且销售乏力的楼市来说,未来难言乐观。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已经迎来一系列利好政策,9·30新政、存款准备金率调低、普宅标准降低、公积金制度的调整等等,2月28日又迎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消息。中国指数研究院预计,在经历去年的调整期后,随着各项利好政策叠加,市场各方预期企稳。各种政策有效地刺激了刚性需求入市,但是经历长跑的楼市已到了“调整期”,房地产市场已不完全是政策市场,逐渐转向市场导向。相比过去十年房地产黄金期,从2014年开始,楼市调整的脚步愈发明显,买卖双方均较为冷静。正如任志强所言,“2015年肯定会比2014年好得多,但房价不太可能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