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矛盾倒逼建筑业转型 住宅产业化遭遇“五难”

聚焦经济参考报2015-04-02 09:33:17

  多年来,我国依照传统粗放建造方式,以现场湿作业为主,不但导致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弱,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低下,还制约了建筑节能效果,影响建筑质量和寿命。因此,专家建议我国应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以高效率的装配化、集成化作业取代传统作业,以科技密集型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利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工业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实现建筑节能、环保、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

  资源环境矛盾倒逼建筑业转型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枫林路与雪霁北路交汇的建筑工地,是蜀山产业园公租房四期的施工现场。作为国内集中施工规模最大的住宅产业化项目之一,2015年1月1日,这里的6号楼实现了首栋单体主体结构封顶。

  6号楼共18层,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自2014年8月19日,该栋单体进行了第一块预制构建吊装起,即开始“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每层施工各工种人数合计约40人,平均6天就可完成一层,组装率高达63%左右。相比于传统结构施工方式可节省用工约50%。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比重达28%,建筑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0%,而欧盟国家的建筑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越发紧迫,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改变建筑业生产方式。

  河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主任郁达飞说,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低廉劳动力红利时期已经结束。但我国建筑的建造方式还比较粗放,用工数量多,生产效率低,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大,而且解决不好管道、防水、保温等内涵质量通病问题,建筑的建造方式急待改变。

  “在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加剧、节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红利淡出的背景下,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河北住建厅厅长朱正举表示。

  当前,住宅占全社会房屋建筑的70%以上,随着低碳节能环保被广泛提倡,发展集约式产业化建筑模式成为最为科学发展方式之一。集约式产业化发展即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使住宅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节能减排理念和居住需求。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对于住宅建造过程中在节能、节材和减排方面的效益,在许多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说。

  “住宅产业化现代化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 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房屋建设自身的转型升级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叶明说。

  发展住宅产业化遭遇“五难”

  记者采访了解到,住宅产业现代化涵盖建设生产活动的全系统、全产业链、全过程,在当前我国推行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瓶颈。

  一是顶层设计存在缺失。郁达飞说,住宅产业现代化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建造施工、验收运行等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单一部门只负责其中部分环节,容易出现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确以及部门沟通协作困难等情况。

  二是政策扶持尚待落实,多数企业积极性不足。一些省市在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中,甚少提及具体的经济优惠政策,更多地停留在“口号”层面,缺乏落实到资金等具体的扶持政策。

  “很多地区发展住宅产业化仅靠几家地产公司‘单打独斗’,多数开发商持观望态度。”

  三是人才、技术储备不足。我国住宅产业化缺少成熟的技术工人。现在的工人在操作时缺乏工艺安全意识,影响整体质量。施工人员需要两年左右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新工艺。华阳国际副总经理赵晓龙说,“同时,我国还缺少从事住宅产业化的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缺乏科研经费,导致一些关键技术亟须攻克。”

  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设备,董事长张淑凡表示,由于国外的设备价格偏高,在国内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导致国内的设备生产技术不够成熟、自动化程度不高。

  四是技术标准体系全方位缺失。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强万明举例,当前审批和验收环节仍主要以专家论证的方式代替;住宅产业化建造方式使建筑设计思路和设计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标准编制迫在眉睫;施工工法的缺失也造成了效率降低。这些在很大程度上的都抵消了住宅产业现代化本身的速度优势。

  五是建筑成本高于传统现浇方式,市场认知度、认可度不够。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住宅产业分公司总经理方志国表示,“从我公司示范项目成本的初步测算来看,采用预制装配式比传统现浇方式每平方米高300元左右。通过对市场对接过程来看,房地产开发商甚至部分主管部门,对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缺乏了解,尤其是在验收标准还没有出台的背景下,甚至对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表示怀疑。”

  “三位一体”推进住宅产业化破冰

  专家建议,应以“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企业主体”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推行住宅产业化发展。

  一是将住宅产业现代化上升到国家战略。河北省住建厅副厅长王舟建议,国家应把住宅产业现代化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促进建筑业发展与改革、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抓手,把住宅产业现代化列入国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宏儒认为,由于住宅产业化涉及多个行业部门,建议国家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工作。

  二是制订土地、金融、财税等扶持政策。强万明建议,各级政府应重点保障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合理用地,把预制装配化率、全装修面积比例等住宅产业现代化相关内容和要求列入土地交易必备条件。对符合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政策的生产企业开发建设的项目,以及购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的消费者,鼓励金融机构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三是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郁达飞建议,我国应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国外先进成熟的设备、技术和资金亟须转移的有利契机,搭好承接平台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借鉴,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是建设标准体系。应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编制为重点,从设计规程、部品部件生产、施工验收以及配套突击等方面开展标准编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住宅产业现代化设计、生产、施工、物流和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同时完善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

  五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率先开展示范项目建设。赵晓龙认为,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投资,示范点容易落实,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低,以及相对容易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是我国推广住宅产业化的突破口,可选择合适的项目率先开展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