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1日起央行降息 房贷月供减负最明显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
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降息,也是2014年11月以来连续第三次降息。央行同时宣布,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央行称,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根据流动性供需、物价和经济形势等条件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
降息影响
股市:降息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但从客观效果上来说,降息对股市是利好消息。
房价:贷款利率下调对房地产的销售量和活跃度有拉动作用。但由于前期房价冲得太高,需要消化大量存量,因此降息对房价的拉动不会太明显。
月供负担有所减轻:调整后,购房者贷款100万元、20年等额本息还款,月供将减少约143元,全年可减负1700多元。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
应对下行压力,支持实体经济
半年内,央行为何三度出手降息?
“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宣布降息时强调。刚公布的4月份部分经济数据和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宏观调控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6.2%,外需仍然低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企业经营仍然困难。而一季度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至7.0%,虽仍处合理区间,但创六年来新低。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提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下行压力、物价总水平保持低位,都决定了通过名义利率适度下调以实现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客观需要,以此稳定实体经济运行预期。”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认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此次降息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速稳住,为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我们企业正经历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行业的艰难转型,这时候国家降息扶一把,对我们转型升级是莫大的鼓舞。”北京中云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玄宏伟得知降息,感到很振奋。
央行此次降息之前,半年内已进行了两次降息和两次降准。然而,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尽管企业名义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在CPI环比下降,特别是PPI较快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实际融资成本相对还是偏高的。降息主要是通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投资意愿,使经济景气预期变得更好。”陆磊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息的同时,央行还宣布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至基准利率1.5倍。“这体现了央行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有利于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
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总经理娄丽丽介绍,本次调整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为3.375%,但预计本次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不会都执行上限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收官。
降息非“中国版QE”,也非“强刺激”
半年内央行三度降息,两度降准,使得外界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一些诸如“强刺激”和“中国版QE(量化宽松)”等议论。专家认为,无论是降息还是降准,其实都属于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而进行的正常的预调微调。
“当前所谓‘中国版QE’的说法是建立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灵、缺乏操作空间的基础上,与近期中国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组合综合运用具有较大余地不符。”陆磊表示,以中国实际情况看,即便经过三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仍达5.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很大空间,不需要实施“中国版QE”。
一连串的降息和降准,也并不是“强刺激”和“大放水”。王军指出,判断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很关键的指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3月末,我国M2余额同比增长低于12%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未来货币政策还有预调微调的空间。”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