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结构再出招 楼市去库存并非“走老路”

聚焦人民日报2015-11-13 09:30:23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而随后楼市最新数据的出炉,让“去库存”再次成为时下热词。多位专家指出,强调楼市“去库存”不等同于中国经济要重走依靠房地产拉动的“老路”,楼市疲软是经济新旧动力转换的重要伴生现象,国家推动楼市“去库存”,既有利于对接供求、避免要素浪费,更意在为经济结构调整争取时间和空间。

  楼市调整进行时

  从限购松绑,到首付“门槛”接连降低;从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再到降准降息……2015年,一系列鼓励市场合理需求的“楼市新政”如今已然开始发酵,而楼市自身的调整却仍在继续。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48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销售额64790亿元,增长14.9%,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达101566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则比1—9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回落幅度亦有所收窄。

  面对楼市的“乍暖还寒”,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评价,一线城市已经连续9个月出现去库存周期低于12个月水平的现象,去库存压力得到有效释放,进而房价增幅会比较明显。与之相比,三线和四线城市库存高企的严峻形势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丛屹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是中国经济结构向更高质量转型的一个缩影。“可以看到,从2003年到2012年,我国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模式逐渐式微,如今更是全面进入了经济结构转型时期,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显著下降。”丛屹分析。

  “撮合”供需促转型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政府密集出台措施对楼市供求双方进行“撮合”,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要素配置、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释放新型城镇化动力来为经济转型营造更好的整体环境。

  “就土地城镇化超前的二三四线城市来说,它们将持续处于去库存时期,政策鼓励合理自住需求释放有利于库存的消化。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一些大城市而言,其城镇化所处的阶段决定了房地产市场还有一定增长空间,供需的结合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加分。”丛屹说。

  针对“新常态下推动楼市去库存就是‘穿新鞋,走老路’”的观点,多数专家认为这是“旧思维”的体现。

  “有效需求释放导致楼市升温,但楼市已经不可能再次暴涨。”丛屹说,近年来,中国在宏观政策上其实一直都牢牢地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只不过相关改革措施更多地集中在供给端,即如何生产出附加值更高、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丛屹特别强调,对大规模“强刺激”将导致结构调整前功尽弃这一危害,各界是有着清醒认识的。

  后续政策或出台

  在谈及未来楼市政策的走向时,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则分析,房地产“去库存”要两手抓:一方面激发合理需求,房地产信贷和利率政策有望进一步松动;另一方面市场作用应进一步强化,保障房或加快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购买,从而加快“去库存”。

  展望未来,如果说“去库存”是楼市的关键词,那么“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中国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看来,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今后改革的重头戏,也是考验我国经济能不能转型升级的关键。他认为,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需要结构性改革来推进,并在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等方面发力。

  结构是否在升级,数据一出见分晓。以10月份为例,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比9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整个工业5.2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0%,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高达22.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