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这样“呼吸”

聚焦人民日报2016-08-22 10:10:12

  2015年4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名单,陕西西咸新区位列其中。西咸新区规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2030年达到80%以上。今年夏季,陕西西安等地遭遇暴雨,西咸新区的城市“海绵”是否经受住了暴雨考验?“海绵城市”到底是如何运作的,能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记者调查——

  “海绵城市”管用吗?

  遭遇几个小时的暴雨,西咸新区只是个别低洼处出现了轻微积水

  7月24日,20点40分,陕西咸阳市咸阳湖北侧渭阳西路与彩虹路十字交叉口,市民李奇刚吃完饭,就看到自己停在路边的车已被困住,“雨势很大,眼瞅着街上积水‘呼呼’漫上来,最深时没了大半个轮子。”

  “在气象学上,24小时总降水量超过50毫米就算是暴雨,而7月24日晚上几个小时内,咸阳湖监测点记录的数据就已经达到60.4毫米。”咸阳市气象局副总工程师李祥林说。

  马路成“河道”,汽车变“小船”,行人在“捉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逢雨必涝、城市看海”的窘境。据住建部对全国351座城市统计发现,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

  “建筑物密度和硬化道路的不断增加,令城市这张由钢筋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制成的‘水泥大饼’,在降雨时积聚出更多的地表径流。”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专家李怀恩说,“早期城市建设统筹规划不足、雨水排水管网标准偏低、湖泊绿地等自然蓄水体被占用等原因,城市内涝问题日趋严重。”

  同样时间,不同地点:7月24日21时左右,西咸新区秦皇大道,南距咸阳湖3公里。“12号点位运行状态正常。”西咸新区大数据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冯杰一手举伞、一手打着电筒,巡检着秦皇大道、沣景路、同德佳苑小区等区域的物联网监测设备。

  秦皇大道等区域,正是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所在地。“除个别低洼处出现轻微积水,其余道路、地块均未出现连片性积水现象,更未对交通造成影响,雨水径流削峰减量效果明显。”冯杰说。

  7月25日,24个点位的物联网监测设备汇总的数据显示:秦皇大道、沣景路长4公里宽48米的硬质路面监测区域上,共汇集径流雨水约5600立方米,其中约有3200立方米径流雨水被路旁建设的生态草沟等消纳;同德佳苑小区内建设的两座雨水花园,经监测共汇集来自屋顶及地面径流雨水21.1立方米,外排仅6.2立方米,雨水平均削减率达70.6%,整个小区无积水现象;在径流水质调控方面,经实测,同德佳苑雨水花园的出流悬浮颗粒物污染负荷削减率达85%以上。

  在暴雨“大考”面前,有没有“海绵”,效果立判。

  生态“海绵”咋吸水?

  “小海绵”“大海绵”相互协调,打破城市“水泥大饼”,让雨水有序迁徙

  7月26日下午,秦皇大道。

  “你看,路两侧绿化带,都建设成低于路面的生态草沟,路面雨水会自动导流到生态草沟。”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主任邓朝显在现场向记者揭开了“海绵魔术”的秘密,“生态草沟上种植着灌木花草,起到拦污净化、过滤吸附的作用;生态草沟下,自上而下还铺设着蓄水层、种植土层、粗砂填料层、砾石层,逐层对雨水进行渗透、滞蓄等处理,同时补充地下水;遭遇强降雨时,溢流才会通过高于生态草沟的溢流井排入市政管网,大大降低了城市内涝的可能性。”

  “道路、建筑地块等‘海绵’设施建设,属于源头调蓄,有助于缓解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但只能算‘小海绵’,如果排水能力完全饱和,‘小海绵’也溢水,咋办?”李怀恩说,还要加强市政排水管网和城市中央雨洪系统建设,“源头调蓄、排水管网和中央雨洪三大系统相互协调,才是‘大海绵’,才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治本之策”。

  记者了解到,在沣西新城,一条连接沣河和渭河、总长6.8公里、平均宽度300—400米的东西向绿廊如今正在建设。绿廊内布置有湖泊、湿地、森林,承担着城市中央雨洪系统调蓄枢纽的重任。

  如果说市政道路是雨水径流的重要来源与排泄渠道,那么建筑地块则是雨水分流与回用的重点。

  走进同德佳苑和康定和园小区,记者看到,建筑屋面及地面雨水经落水管或地形收集后,汇流至小区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滤沟、植草沟等“海绵”设施,经土壤、植被等吸收后,逐层下渗并滞蓄。“雨量较大时,将在雨水花园、生态滤沟中形成微型水景,既可补充地下水,也可收集起来用于小区绿化或消防;极端天气下,过量雨水才会溢流汇入市政管网。”项目工作人员吴冰强在现场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这些小区下沉式绿地率达30%—40%,透水铺装率大于10%,可实现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85%。”

  “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海绵体’,用生态‘溶解’城市,打破原来铁板一块的‘水泥大饼’,让雨水在都市中也能够有序迁徙。”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总规划师李肇娥告诉记者,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能缓解城市内涝、减轻热岛效应,还能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给城市带来综合的生态环境效益。

  会不会花大钱办小事?

  海绵城市建设造价比传统建设方式高约2%,尚缺乏统一设计和施工标准

  关于海绵城市,还有更多问题值得探讨。比如,海绵城市会不会花了大钱办小事?成本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据总体测算,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式,在工程造价上比传统建设方式仅上浮2%,但是在解决城市内涝、错峰消减径流方面事半功倍。”邓朝显说。

  问题又来了:新区建设好比“白纸挥毫”,易于规划,而“积重难返”的老城区也能建海绵城市吗?

  “毫无疑问,建成区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顺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李怀恩建议,建成区应充分利用城中村改造等城区成片改造的机会,把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纳入规划设计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将原有道路绿化带改造为下凹式绿地,将原有人行道、停车场等硬质铺装改为透水铺装,在局部增加地上或地下雨水调蓄池等,面对现有问题与群众诉求,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创新探索。

  此外,采访中亦有专业人士向记者反映,海绵城市作为新的建设理念,应有系统完善的建设规范,而目前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尚缺乏统一的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国务院、住建部出台的文件亦仅是指导性意见,如何验收也是空白,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修订出台强制性技术标准。

  记者手记

  多想一点 先行一步

  7月24日晚,西安、咸阳城区普降暴雨,笔者也遭遇“看海”,平常40分钟的回家路花了整整四个小时,城市内涝造成多条干道出现严重拥堵。

  采访发现,海绵城市其实并不“神秘”,也无需太多“高精尖”“高成本”设备和投入。只需在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上多想一点、先行一步,因地制宜地探索诸如道路生态草沟、地块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绿色实用的“土办法”,即可未雨绸缪、缓解水患。同时,我们也更期待类似城市中央绿廊雨洪调蓄系统等“大海绵”的合理布局、超前规划。总之,创新探索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让城市的居住者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心。

  所谓“上医治未病”,如果城市规划建设者的理念能够常常考虑到居住者的前面,如果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能够常常走在市民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的前面,主动创新做法而不是被动补漏填缺,那么城市内涝问题也好,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用水用电紧张等其他“城市病”也罢,是否都能防患或减患于未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