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品牌房企积极拿地 并不一定是好事

聚焦中国证券报2017-02-07 10:21:14

 

  在多地楼市降温情况下,品牌房企拿地积极性不减。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在春节假日因素影响下,20大房企总计拿地金额达1117.26亿元,维持在相对高位。业内人士预计,在资金充裕情况下,房企仍会增加拿地金额,但此前高价拿地的房企或面临入市难题,利润率也可能进一步走低。

  品牌房企积极拿地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月,20大房企平均拿地成本为9654元/平方米,相比2016年平均拿地成本6964元/平方米上涨38.6%。若只计算招拍挂部分,不考虑权益分配的话,1月拿地出资最多的要数复地集团,其在武汉市花130.1亿元拿下两地块,均价为12997元/平方米。

  拿地数量最多的是碧桂园,1月总计拿地15块,这些地块主要分布在上海、杭州、合肥、南昌等一二线城市及部分三四线城市,拿地总价为103.43亿元,仅次于复地集团。

  从企业看,复地集团和碧桂园是仅有的两家拿地金额逾百亿元房企。保利、中海、绿城等7家企业拿地金额超50亿元, 招商蛇口 和万科拿地金额均超40亿元。

  “在2016年收获历史上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最大年份后,房企补充土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房企抢地积极性高涨,与过去几个月信贷环境宽松有关,大部分房企发债成本明显降低,促使其积极补充库存。

  自2016年9月以来,多城市纷纷推出调控政策,如广州、南京、厦门、东莞等城市均出台“限地价、竞配建”的拍地模式;上海成立“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资金来源监管联合工作小组”,对买地资金进行监管;福州、武汉、郑州、珠海等城市,也调高房企在拍地时所需缴纳的保证金比例等。

  “即使受调控影响,但各地的土拍市场仍未出现流标等明显的降温现象。”张大伟表示,尽管多城市相继出台调控政策,但因春节土地供应减少,在资金充裕情况下,房企在热点区域的拿地意愿仍较强烈。预计后续房企仍会增加拿地金额。

  多家企业面临压力

  积极拿地对房企来说,或许并不一定是好事。从2016年三季度以来,房企纷纷集中在二线城市抢地,超高溢价频现。但随着多个热点城市出台限价、限属性、限持有等严管措施,这些房企或面临楼盘入市难题。

  张大伟认为,楼市开启调控导致多家企业面临压力,特别是在调控城市内拿地多的企业,可能面临市场全面限价、限购影响。“房企拿地金额中有七成以上分布在调控城市中,如果这些城市调控政策继续加码,将导致房企未来销售压力加大。”

  对于未来房价走势,张大伟认为,因房企拿地成本明显增加,未来房价上涨预期将更强烈,但一旦房价进入调整周期,房企可能面临巨大的销售难题。

  同时,房企盈利能力也在大幅下调,利润率下降明显。从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看,2016年上半年,135家房企净利润率为8.15%,即使在成交惨淡的2015年同期,利润率也有10.1%。

  “虽然2016年房企资金成本明显下调,但土地成本显著上涨,这些都影响利润率。”张大伟表示,预计在利润下调情况下,越来越多非专业房地产公司或会选择离开房地产领域,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房企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战略转型,未来市场分化将持续。对于布局三四线城市较多的房企来说,将可能持续面临去库存难题。”张大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