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中介漫漫变革路 移动互联白热化成效待见

快讯新华网房产频道2014-09-19 10:43:00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相信这是中介行业从事者最想说的一句话。从“裕兴案”到“兴麟系房产中介倒闭门”,在任何一个调控当口,市场最先有反应的竟然是中介行业,加上整个行业的良莠不齐,“黑中介”基本为每个初出校门的毕业生都上过课,结果到最后,不管是好是坏,舆论对于中介行业也是最无动于衷的。

    然而,无论经历怎样的人情冷暖,中介行业在“历经无数指责”和“始终斗志昂扬”的矛盾之中,开始踏出变革之路。

    “染指”进军一手房市场

    2011年前后,杭州中介逐渐开始在明面上接手一手房业务,“之前我们也都是卖卖二手房,新房这块比较少。”房产中介小王说道,“开发商自己房子都很好卖,根本就不需要我们中介帮忙,也就是全面限购开始之后,开发商慢慢找到了我们。”

    据了解,代理新房一直以来都不是中介的主要业务,刚开始接手的时候,也就是一些外来开发商的项目为主。“我们一般也就是代理几个项目,然后客户有需要的,直接介绍到售楼部,那边还会有销售接待,当然如果有成交,我们也会有相应的提成。”小王在新房这块的业绩并不是很理想,“大多数购房者心理有抵触,就怕多赚他们钱,有时候拿到消息之后就跳过我们直接去了。”

    从满是二手房房源信息的玻璃门,到大幅的新房广告在侧,中介门店的这些悄然变化,曾经也一度让购房者颇为意外。“原本我们是想结婚的时候在市中心买个50-60方的小套,想想两个人住也方便。”黎女士最终却在稍远的郊区买了一套90方的新房,“但是,中介给我们介绍的时候,一直很推荐那里的新房,我和老公一心动就去看了,结果还真买下了。”像黎女士这样的案例,并非少数,二手中介对于新房业务的“染指”,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介的另外“一扇窗”。

    电商联合打开“一扇门”

    其实,很早之前,某些网站就已经有与现下的二手房门店联合的模式,通过中介推荐,给开发商带去客源,即所谓的“看房团”。而这样的模式,当时还仅是小刀牛试,虽然让一些同行眼红,但是却“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

    直到去年,电商出现。所谓的电商基本上颠覆了整个老的房产营销模式。这种新型的模式,最终证明能够行之有效的也仅仅是借助了中介客源的主体。“有时候公司会给到一份名单,需要我们线下CALL客。”某电商公司的职员刘小姐表示,“有时候100个电话中只有1个有意向,有时候能够有10多个,不过这些客户就真的是意向客户了。”对于名单的来源,刘小姐不愿多说,但是她也认为“应该是中介。”

    仅仅如此,并没有为中介带来太多的改变,然而在电商的刺激之下,不少中介开始“全职卖新房,兼职卖二手房”。电商或者房产公司与中介签订合同,通过提点的模式让中介成为了他们的拓客渠道之一。“经常会在售楼部遇到不是销售的销售,有一次我在看新房的过程中无意说出想买学区房的意愿,人家就表示他手上有学区二手房。”某媒体跑盘人员笑着表示,“中介的销售都很热情,反正只要在他手上卖出去就好,不管新房二手房。”

    移动互联成为“第三条腿”

    当人人一部智能手机在手的时代来临,无数的商家绞尽脑汁希望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开发商制作各类APP做宣传,媒体运营各类微博、微信账号来吸引人气,二手房在传统的“一对一、面对面”的模式疲软之下,同样开始急中生智向移动互联转型。

    “最简单的转型,就是中介一旦拿到你的手机号码,开始拼命地加微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员无奈地表示,“之前也就是打打骚扰电话,现在开始懂微信营销了,还经常给你点赞。”当然,这还仅仅只是传统模式的服务升级。前段时间,杭州卡考网络推出了一款“超级经纪”的微信公众号,力求通过建立购房者和经纪人的中间桥梁,来达到买房和卖房需求的统一,继而改变原有的“踏破铁鞋”的购房习惯。

    这是中介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全新探索,“我们会给经纪人严格的培训,使他们在原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能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带看服务。”卡考网络CEO黄卫新表示,“客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给提供服务的经纪人进行评价,一旦不合格,会考虑被删除。”曾经,客户与中介之间是简单的一对一服务,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变成了可以选择的“一对一”。

    “这是中介领域的新探索,也算是紧跟时代。”该业内人员表示,“但具体效果如何,还要看客户的接受度,毕竟新事物很光鲜,但是死在襁褓中的也不在少数。”(新华房产调查记者 苏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