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之悔 宋卫平:我可能再作“冯妇”

快讯中国经济网2014-12-01 11:14:00

  “我可能再作冯妇。”9月,正当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创下全球IPO融资额的最高纪录时,处于绿城归属纷争漩涡中的宋卫平给他发了这条短信。

  没人知道,自比冯妇的宋卫平是怎样的心境。

  冯妇的故事出自《孟子》。那个叫做冯妇的打虎英雄,因为做了善士而不再打虎,但是当他有一次看到众人追逐老虎却无人敢于迫近时,冯妇冲了上去。尽管众人很高兴,那些士人却嘲笑他,以为他既已为善士不再打虎,危急关头却又食言。

  此时,距离宋卫平宣布将其及一致行动人出售24.313%的股权给融创中国,已历经5个多月。融创团队早已进驻,股权交割却尚未完成。宋卫平“再作冯妇”意味着他要和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这位他称为“在逆境中创造奇迹的人”说“不”了。

  当这两位房地产界的传奇人物握手言欢的时候,的确有人想象一个更为庞大的商业帝国的诞生,他们将何时超越2000亿的万科?孙宏斌说“将自己的身家性命赌在绿城上了”。而现在,宋卫平坚定地说,我要回来了。

  一场漫长的博弈就此开始,拉锯式谈判,一度传出有最终方案,但很快又被当事者否认。这会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刻骨铭心的时刻吗?

  2014年5月,宋卫平宣布其及一致行动人将绿城中国(03900.HK)24.313%的股份转让给融创中国(01918.HK),后者由此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并掌控公司经营。

  但在此后的几个月中,一方面由于香港证监会对买卖双方可能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存疑,交割出现了搁浅。与此同时,出售方宋卫平认为接盘后的融创方,为追求业绩,采用的经营手段,损伤了绿城品牌。几经摇摆,宋卫平最终决定重返绿城。

  宋卫平执掌绿城20年,在房地产领域形成了独特品牌和极佳口碑。但由于宋团队在经营模式、区域布局、财务控制等方面的短板,令绿城在调控中数次深陷泥沼。

  2011年,绿城再度陷入资金链危机。宋卫平因将无锡一处房地产项目股权出售给融创,而与孙宏斌相熟。绿城的产品与口碑,令一心打造高端精品的孙宏斌颇为心动。孙在绿城最困难的时候向宋伸出援手,也成就了后来的合作。

  2012年6月,绿城又将上海苏南片区的多个项目半数股权出售给融创,并与融创成立了上海融创绿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绿平台”)。

  融创堪称中国地产界一匹黑马,孙宏斌在汲取了顺驰的教训后,无论在流程管控、财务纪律和销售效能上均做到目前业内极致。在融绿平台上,双方发挥了各自优势,仅用一年时间消化了大部分高成本库存,一举跻身上海销售榜第二位。

  面对2014年初的严峻宏观形势和绿城本身的历史包袱,宋卫平感到力有不逮,萌生退意。已有深度合作基础的孙宏斌,成为他心目中的接班人选,遂有了出售公司股权的一幕。

  日前,融创中国、绿城中国先后发出公告,称此前有关绿城股权转让事可能发生变动,且尚未就变动达成任何决定。融创还专门就先行支付的近50亿元全额股权款进行了说明。

  作为房地产业内最大的并购案,绿城案例的影响力已超越房地产领域,目前披露的信息,已引发了诸多例如法律基础、商业伦理、契约道德的争论。

  舆论聚焦之处,莫过于对宋卫平道德层面的评判。宋卫平向来自诩理想主义者,讲究季布一诺,此番反悔,遭受舆论抨击其破坏契约精神,令质疑者有撕破其道德外衣的快感。

  而以理观照,由融创指派的新的绿城管理团队,面对内外部严峻形势,行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公司业绩基本面的改造成绩有目共睹,在企业生死面前,这样的目标确是一家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应有之义。宋以客户、合作者受损为由反悔,但纵观其多年以客户为先、视品牌为生命的做法,也符合企业作为一个社会责任单元的终极目标。

  但从法律法规框架看,股权尚未正式交割、董事会尚未改组的情况下,双方完成了全额股权款的支付和收受,并进行了管理权的让渡,宋卫平事后亦承认不妥。且监管部门明确提示因涉及强制要约收购甚至刑责风险,不建议交割股权,而买卖方中均有人意欲先行交割,均属不当。

  往更纵深的角度审视这场纠纷案背后的逻辑,不难看出,尽管二人当初的结合,确实有性情和战略的匹配之处,但两种公司文化、经营理念的冲突背后,是宋孙二人个性间存在的天然矛盾。宋卫平乾纲独断、沉迷于口碑,孙宏斌以团队作战,太过关注效率,衍化到具体经营层面,就出现了股东、客户、员工、合作者多方利益的失衡。

  进退

  深夜的玫瑰园一片寂静,酒吧早过了打烊时间。宋卫平独自走进来时,记者几乎都没有发觉,他径直走到角落里的位置坐下,“你也在几个月前那个发布会上,我说过的吧,要是公司做得烂,我还是要回来的”。

  那是5月23日,有媒体提问孙宏斌,万一和宋发生矛盾怎么办?宋抓过话筒说,“万一,那我退避三舍,让到三次没有问题,但是事关客户、事关团队、事关社会价值,原则问题我当然不让,我也会抗争。这个话就不用再问老孙了。”

  一语成谶。但彼时,双方尚处蜜月期,宋氏此言或只被“权且听之”。

  自发布会结束后,宋卫平几次催促股权交割,“当时我很好奇,他们要怎么管理这个公司”。由于股权交割事仍需与香港证监会沟通,为表诚意,融创于7月1日将50亿元款项支付完毕。一周后,绿城中国召开高管会议,将管理权转交孙宏斌团队。

  以原融创大将田强为首的新管理团队,经摸底后,调配任命了28个项目总经理、24个项目营销总。绿城全国百余项目被分成7个小组,小组长被授予定价权。

  但降价销售带来的老客户投诉日甚,据宋统计,客户投诉数量较过去增长了数倍,“有时候一天就能接到八九起。”且由于绿城以合作方式形成的项目甚多,新团队加大去库存、回笼现金的操盘风格令不少合作者感觉与宋在位时迥异。上游供应方也受到资金积压。一时间向宋投诉者众。

  宋将上述情况多次问责绿城新团队,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得不到有效回应。此时,宋已经一改过去催促尽快完成交割的态度。

  宋卫平的朋友P先生可能是最先知晓转变的人之一。8月份,他陪宋卫平在玫瑰园看杭州绿城客场挑战上海上港的直播。P先生说,“球输了,宋卫平心情很差,他对我说,融创收购绿城只有50%的可能,现在搞成这样,香港那边也说不好。”

  香港的态度,孙宏斌早已知晓。他感觉到,自己与宋卫平、夏一波、寿柏年、九龙仓为一致行动人的问题,已经对股票交割形成了风险:一、香港证监会判定一致行动人成立,融创不得不发起全面要约收购,理论上要支付150亿港元;二、宋失去绿城控制权,将触发此前总计24亿美元的融资协议违约;三、如果融创中国在年报审计截止日前未能完成股权受让,而此前已经有50亿元收购款支付完毕,法律风险巨大。

  7、8月间,孙宏斌仍然在衡量一致行动人带来的变数。但宋态度的转变,使得他不得不冒险催促宋交割。绿城中国发布中期业绩公告前后,双方依旧其乐融融的表象下,矛盾已呈现出戏剧性的高潮。

  8月25日凌晨,抵达香港准备中期业绩发布的孙宏斌短信告知宋,香港证监会已许可股票交割。但有媒体在散播证监会不同意交易的消息,他建议宋签订股权交割协议,25日当天就发布交割完成及董事会改组公告予以澄清。寿柏年也认可该方案,建议仍在杭州的宋卫平,先签订一个代表同意股权交割的过户指令,此后再签订正式手续。

  宋卫平回复孙寿,他认为证监会态度并不明朗,需要当面讨论后再做商议,不同意公告当天发布。

  当天下午,孙宏斌还是以特约嘉宾身份出现在绿城中期业绩会上。他暗示有人想借此做空绿城中国,以获得建仓机会,还声称,“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该项收购”。

  几天后,孙宏斌赶赴杭州与宋卫平见面。宋说,自己不会签署股票交割协议,第一,必须有证监会明确的同意交割意见;第二,证监会的绿城新管理团队将此前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反映,悉数妥善处理。

  “那时我有没有回归的想法呢,对不起,没有。要重新去组织50个亿太麻烦,这不是我以前的工作,也不是我熟悉的姿态。我只是想要逼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宋称,“我对孙宏斌的制约,除了从道义上去声讨外,就只剩下这一张牌了”。

  “冯妇”

  在宋卫平眼中,那些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本加厉。也因此有了宋卫平给好友马云发的那条短信:“我可能再作冯妇”。

  一些合作者和朋友建议宋卫平重返绿城,并愿意提供资金,有人更提出,只要宋承诺掌控大局,甚至可提供无抵押资金。宋开始认真考虑回归。

  10月25日,宋向孙宏斌发了一个短信:“近来客户投诉尤其是合作伙伴,对你管控以后的做法不满日甚,这个现状有违当初的承诺和原委。面对那些合作过的小股东和客户,常常心情沉重,我是可能卖错了?现在面对证监会的问题,或者终止交易是最好选择。我会在30个工作日返还相关款项,敬请考虑。”孙宏斌表示要当面沟通。

  为此,宋孙二人进行了三次会面。30日晚,由于此前均未达成一致,宋不耐烦了,他强硬回应孙宏斌,签股票交割协议可以,但是随后就将召集董事会,捍卫绿城品牌。

  孙拿出了最后的方案:交易复原,同时宋同意努力将融绿平台50%的股份让给融创,孙在绿城中国里保留3%的股份。

  孙的表态,令宋卫平一方颇感满意。但事态的发展并不平静。

  11月2日,以田强为首的绿城管理团队发出内部邮件,讲足新管理团队对绿城改造的成绩,也否认了公司股权层面生变的传闻。但很快该信流出,舆情中关于宋卫平已单方面悔约的桥段漫天飞舞。

  11月4日,宋卫平在内部平台上,面向绿城和蓝城两家公司,分享了雷军的一篇演讲。自孙宏斌入主绿城后,宋从未直接发布指令。在舆论沸腾的敏感时刻,这篇荐文信意味浓烈。

  事后宋卫平告诉记者,这是对田强那篇公开信的曲笔回应。“雷军的道理讲得非常通俗易懂,他不断征集客户使用的反应,不断地改进,降低售价,收窄利润。总有一天我们做房子,利润做到3~5个点。我是相信客户的不满、建议是企业进步的财富。”

  绿城股东中的重磅角色九龙仓(持有绿城中国24.313%股份)在得知上述方案后,提出了反对。上述回归方案只得作罢。

  11月9日,宋拿出一个权责兜售的方案:宋交割股票,前提是孙将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方等发生的矛盾列成备忘录,并承诺悉数解决。另外,将宋寿夏三人剩余18%的绿城股权,一并出售给融创。孙宏斌同意洽谈。

  进一步出售股权,完全突破了此前的交易范畴。宋意识到需亲自了解此前证监会的真实态度。他找来绿城律师征求意见。

  但是,双方律师意见并不相同。融创方律师告诉宋卫平,香港证监会并不反对股权交割。而绿城律师意见显示,证监会一直不建议双方进行股权交割,否则要承担可能的一致行动人判定带来的多方风险,这个风险可能不仅仅针对买方孙宏斌,也包括宋、寿、夏和九龙仓。

  绿城方律师提醒宋,与孙签订交割协议之前,必须召开公司董事会说明双方协商结果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剩余18个点股权出售的内容,且向证监会提供公告草稿审阅。此外,将18个点的股权出售给孙,还会引发24亿美金债务的违约。

  孙宏斌反馈,与18个点股权出售有关的内容只是双方私下承诺,不能提交董事会。建议宋先签订与确定股权交割有关的文件,并上交证监会。

  宋说,“孙宏斌给我画了一个空心汤团”。他继而再次提议,终止交易,留下5%股权对应的资金作为定金,剩余资金归还给孙。

  11月13日下午,宋方收到融创方意见:前一天,你们说只要证监会不反对,我们就交割,今天证监会没有说不能交割,是你们反悔了。我们的应对只能是诉讼了。第三,商谈没有必要。

  剑拔弩张之下,已有暗流涌动。

  有关香港证监会向宋孙两方征询交易情况、不建议双方股权交割的消息,在此时被爆出。接踵而至的,是有小股东证明宋卫平、寿柏年、夏一波、融创、九龙仓系一致行动人的举报信。坊间风传,举报者是正是宋妻夏一波,其诉求在于中止交易,助宋回归。此传闻,令宋卫平震怒。

  11月19日凌晨,宋发布了《我的反省与检讨》,明确透露出重返绿城的决心。其后,宋将绿城房产总经理田强免职。

  当晚,孙宏斌赶回杭州,与宋卫平以及九龙仓代表周安桥展开三方谈判。

  两天后,关于绿城股权的初步方案是:宋寿夏在12月31日前还钱,终止原协议执行,融创交还管理权;若届时宋还不出钱,除了执行原收购协议外,宋卫平与寿柏年剩余部分合计18.55%股份,由融创与九龙仓各收购一半,宋卫平彻底退出。

  本报了解,该方案可能涉及到法律和此前协议的限制,存在诸多变数,至今未有最终版本。

  宋卫平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宋卫平。但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在一个饱受舆论鞭笞的行业里,把企业的品牌和口碑做到过这样的高度。

  坐在经观记者对面的大部分时间里,宋卫平在不厌其烦地读短信和来函,那些抱怨和控诉,来自客户、合作方甚至地方政府。读完一段,他就闭上眼睛,又读完一段,再闭上眼睛。

  宋卫平念客户投诉短信,几乎是以前绿城会议的必有环节。经观记者曾目睹宋把议事会变成客户投诉现场办公会:责任人答辩一旦未令宋信服,就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赶出会场,甚至就地开除。

  客户的问题,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是宋回归的真正理由。一位资深媒体人甚至评价,以理想之名,挟客户之义,行违约之实,这样的做法太虚伪。

  “虚伪?你能伪装20年、30年?”宋卫平反问。

  这时候,他又读到一条9月份来自业主的短信:

  “宋总好,我们满心喜欢收房,但没想到收到的是满心懊恼。下面向您反映我碰到的情况,1空调坏;2可视系统坏,实际里面线头没接;3锅炉线圈坏;4吊顶磕破;5玄关大理石缺口;6主卫橱柜面板锯烂;7进户门油漆掉了一块;8主卫锁鞋的柜子锁不上。现在已经发现这些,以后不知道会发现什么,最可气的是,向开发商投诉,来处理的人,态度之差,与绿城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差十万八千里。难道真的是绿城不姓宋了?服务下降了?这样的房子也敢交给客户手上,请你关心此事。”

  经观记者追问,“这才过了几个月,房子不是在你手上造的么,就把板子打到孙宏斌的头上?”

  “你不懂。五月份卖掉,从六月一直到十月,是对精装修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的扫尾环节,工期很紧,最后的管控一般是用半个月到一个月做维护和整改。”

  “我们通常有N轮评审,他们当然也有,但是看谁把关。就像做治疗方案,有的是治活了,但是留了块大的疤。”宋卫平说。

  宋卫平提及一位内蒙古客户,曾在绿城最困难的2011年,购买了绿城总价4亿元的房子。“后来人家困难,要退一套房子套现救急,但他们就是不肯。找我,我也没有办法。我在这个公司做BOSS二十年,现在要一次又一次地去面对这样的事情。”他说,自己在孙宏斌面前留下了眼泪。

  “网上说宋拿业主当借口,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绿城青岛理想之城的业主高志远说。高所在项目,在融创接手之后,价格一再下调至6.5折。老业主们认为,小区新一期的标准大大降低,过去绿城承诺的教育配套已停止推进,便提出到杭州来抗议,但被宋制止。

  11月22日,高志远等30多名业主,最终还是乘高铁抵达杭州,拉出挺宋横幅。“绿城让融创收了真可惜,商业成功的公司有的是,理想成功的太少,不能毁了这唯一的星火。”高志远说。

  鄂尔多斯商人王小明,两年前在绿城操盘的项目中投了1.6亿元占到30%的股份,绿城占7成股。融创接手后,项目团队没与合作方商议,以7折价格卖房,将账上回笼的6000万资金款全部调回集团。王小明提出疑议,未果。最后提出以本金加9个点的利息退股。

  “这个项目就是以8.5折销售,也有近1.5亿利润,明年就要交房,现在人家主动退股,把利润扔掉。他们到现在也不肯。”宋说。

  “商人逐利,为股东负责,不是天经地义?”经观记者问。

  宋卫平引用稻盛和夫的话说,“商人的本质是利他”,从事经营活动,不要以为只要公司赚钱就可以了,应该也为合作方获取利润,还应该为消费、投资方、区域性利益作出贡献。

  在宋出示的材料中,经观记者还看到了一封署名曲阜市委主要领导的红头函件,希望宋卫平协调绿城尽快推进当地公建项目。此前,曲阜市引进绿城代建孔子博物馆,同时卖给绿城一块宅地。融创接手后,宣布停建博物馆。

  “绿城股份的交易,是契约,绿城跟客户、政府、合作伙伴是不是契约?有的事关商业配套、酒店,当时跟客户有承诺,在模型里面已经有了,你把它废掉,说不造了,是不是失信在先?”

  “表面上看我有反悔,有什么办法?难道要等到这样的投诉毁掉了绿城过去二十年的心血?”

  “那你收了人家的钱。”

  “我交了公司管控权,之前股票交割也是我倒过来催。现在看来,他们给全部的钱不对,我们收了也不对,让出管控权是我的失职,要在董事会检讨,但哪怕是辞职,也要先回来再说!”

  “有钱回来吗?”

  “有。有朋友说,只要你宋卫平签字,我们给钱。你看着我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把钱还给人家,你就知道了。”

  “有人说你是因为新做的蓝城没钱了,所以回来。”

  “蓝城不缺钱。我不是去借钱的概念,我后面再卖一次,人家做股东,分散。你以为我是为了钱,我现在剩下的4个多点的股票,从IPO第二年起,股息都在丹桂基金里面,变成嵊州的学校、医院的捐款了。”

  宋卫平开始接着读,他和掌管绿城的新高管(包括孙宏斌)针对上述问题的短信往来。他在信中偶尔以商量口吻,偶尔以师长身份自居,而孙和团队的回复,听起来无一例外地,毕恭毕敬。

  可宋卫平给绿城新管理团队的一个考语是“目中无人,心中无信”。显然,在过去几个月中,这个法理上仍然是绿城董事长的人,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花那么大价钱,绿城的价值在哪里有没有搞清楚?本来可以让我在品质管控上发挥作用,实际上没有一次是他们主动找我,都是我去找他商量沟通。”

  “我有时真的指着鼻子骂孙宏斌他们,他都是是是是好好好行行行,我从来没有见过将自控做到这个层次的人,要是我早就翻脸了,我都觉得有些后怕。”

  “那么多次(投诉),真正去落实和改进的地方,多少?1/5?1/10?他的兴奋点不在这里。钱拿过来,再去买地、发展。一个商人,究竟应该追求什么?”宋捏起拳头,把桌子敲得砰砰响。

  “他那天急了,说我给他设置了一个陷阱,说他对客户、合作伙伴已经很好了,是他们自愿的。我说换做是你,你愿意吗?我发现,我讲的道理,他敷衍我,心里根本不这么认为。”宋卫平说。

  “你们营商的价值观有这么大的差异,你之前没有意识到么?”经观记者问宋。

  “他一直说继承和发扬啊,前面的融绿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基础,他是在逆境中创造奇迹的人。他毕竟也是帮我两次的人。”

  “以这么强烈的个人意志评判,卖错了又回来,不是给公司带来了动荡?”

  “天下本无绿城。因为我这么看人,到目前为止得到的帮助和支持更多。这个比例里面,只要六四开,我就赚了。而且大家都不这么做,这个世界还有希望吗?凭我的聪明才智想要算计别人当然可以占到很多便宜,但是对不起,有价值没有?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孙宏斌

  11月份的某一天,孙宏斌曾与经观记者通过一次电话,提到有一两篇媒体文章对他太偏颇。记者问,你可否做一些澄清,“还不到时候”,他果断拒绝了。

  事实上,除了田强为首的两封公开信,孙宏斌只在11月6日发布了一条微博,“不做好人,不做坏人,做人”。

  孙宏斌5月谈及收购绿城股权时说,“本质上他还是个生意,但是也不纯粹是个生意”。不纯粹里,夹杂了两人相互吸引之处。

  无论是过去的顺驰,还是2008年、2011年经历两次危机的绿城,都因赌性饱受资金链之苦,却又能够重新屹立,这种外人很难体会的相似经历,更令双方惺惺相惜。

  孙宏斌曾这样描述他和宋卫平:我们实在太像了,都是血性的性情中人,都能为理想头破血流,都怀有英雄的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代价大、销魂、刻骨铭心。

  更重要的是,绿城的产品和品牌,对孙氏高端精品、区域聚焦战略是致命诱惑。孙宏斌曾对经观记者说,“绿城产品线,你打开来看,如同进入一座宝库,明显高出同行一大截。”

  有人曾统计,自2011年10月孙宏斌开通微博后,227条微博中有32条直接提及绿城和宋卫平。

  “学习别人并不影响做榜样”,所以孙宏斌绝不是宋卫平。无论是联想时期的牢狱之灾,还是顺驰快速扩张中貌似功败垂成之痛,是数度险些翻船但始终屹立不倒、旗下品牌更是历久弥新的宋卫平所难以体会的。

  “我也是理想主义者,但是多了一些妥协。”孙宏斌说。自融创2010年崛起之后,孙氏语录中出现最多的词是平衡。而这,实质上又与宋卫平的极端个性格格不入。

  孙宏斌的妥协,是为目标服务。这个目标是什么,外人并不知晓。

  经观记者曾问孙宏斌,现在行业龙头都做到千亿了,这个指标是否在你的计划中。他沉默了几秒钟后说,那个数字有什么用?我们的指标是做最好的公司。产品好、现金流健康,发展也要快。

  “孙宏斌的经营理念、角色定位,从他的微博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他讲保护员工的权益、股东们的利益。他没有提到客户,也没有提到合作者。”一位紧密关注绿城股权之争的业内人士说,“他也没错。作为两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他得对股东负责,用高报酬、高目标来激励起员工的狼性。”

  无论是顺驰的发迹还是融创的崛起,孙宏斌的高效经营背后,是超高的业绩目标换来的股东和外部投资者支持、超常的员工激励换来的执行力。

  一位长三角的地产公司老总说,“宋以自己的偏好做所谓的好产品,过度的自我意识,不敬畏市场,把经营变成了赌博。孙更贴近市场,要的是现金流、周转率、调结构。宋有感情债,要江湖上的‘面子’,孙没有,他更实际。”

  田强等人接过绿城管理权后,定下了“坚守品质、去库存、控节奏和投入、盘活资产、调结构”的工作思路,“这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你面对1000多亿的库存,三四线城市项目超过60%,很多项目成本过高,大量资金沉淀在酒店、公建,不坚决执行,不抓大放小,活不活得下来都难说。”一位融创人士说。

  田强在邮件中也说,今年三季度销售数据超过整个上半年,在不少人心中奠定了融创将绿城带出经营危机的基础。

  宋卫平不以为然。“我又不是没有经历过一天卖29个亿,五六年前就把绿城做到五六百亿了。况且原来我只有1400人,现在他增加了500~600人。调控期间,原先绿城月度销售额约在40亿~50亿,新团队每个月大约卖100个亿。三季度浙江全省商品房销售增幅达到51%,绝大部分公司的局面明显好转。”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降价,平均降低到70%,最低的6.5折,有没有利润不知道。我们过去8.8折,9.5折。老客户投诉,过去一周可能是个位数,现在一个月14、15次,我们以前降价,都会拿出同等降幅的额度给老业主,不至于弄成这样吧。”

  “为了增加现金回笼,他强化了以房抵工钱的比例,使得欠付的施工单位工程款、供应商的材料款、设计商的设计费,这些数据我相信是2008年以后的最高峰。”宋卫平说。

  应红群是绿城东营项目的股东,在绿城资金困难时引入,占该项目41%的股份。融创接手绿城后,直接任命了一个新项目总,并执行降价,但均未通过项目董事会,甚至未告知应红群。应红群根据宋孙二人商谈的方案退出:绿城退还应投入的本金、并支付10.98%的利息,并约定如果资金结算有难度,部分可用房屋抵扣。

  在进一步落实的过程中,绿城却砍掉了数千万财务费用,且退还资金中一半以房屋市价抵扣,另一半延迟到2015年6月支付,且无利息。目前双方方案差距太大,至今未达成一致。

  “绿城70%-80%的项目都是合作项目,这个项目对他们来说是1%,对我来说是100%。”应红群说,“当前绿城新团队做法虽没错但太商业,无论股东结构如何变化,都应该信守承诺。”

  关于孙对合作伙伴表现出来的精明,有这样一个片段:一家房企地拿贵了,找到融创绿城要合作,孙宏斌也选了一个库存里的硬骨头,让对方参与合作。嬉笑之间,对方知难而退。

  掌控一家以高价产品高周转为长的企业,现金流和效率已经成为孙宏斌的生命线,而这一点,似乎并不适用于宋卫平。

  为了同时管控融创和绿城,孙宏斌做了大量的人员调配,甚至先行支付50亿元的巨额股权款。确如孙在给宋的短信中说的那样,“将自己的身家性命赌在绿城上了”。

  他曾无数次言之凿凿地对人们说,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责任编辑:刘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