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频现库存高企 房地产告别“暴利”且走且看

快讯大河网楼市频道2014-12-30 00:00:00

  临近年末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再度升温。然而楼市持续调整的影响不断显现如何消化庞大的库存依然是当前楼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时与房地产行业密切相关的一些下游产业也日益感受到阵阵寒意。专家指出长期来看楼市调整有助于结束房地产暴利时代。

  开发商再掀抢地大战一线城市屡现“地王”成交

  临近年末全国各地开发商积极拿地土地市场骤然升温。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迎来“地王”的井喷式成交。

  格力地产24日以16.14亿元竞得浦东新区前滩地区某宅地溢价率127.0%楼板价65832元/平方米刷新上海单价地王纪录;仅仅不到四个小时该纪录就被再度刷新:三湘地产以18.61亿元竞得前滩地区另一幅地块溢价率113.8%楼板价66629元/平方米。据计算未来这2幅地块的住宅销售成本价至少在9万元/平方米以上。

  北京、广州也掀起一轮年末抢地小高潮。11月初中海地产经42轮竞拍以溢价28%、总价59亿元获得北京石景山一旧城改造项目。广州今年的总价地王则在11月24日由越秀地产以64亿元摘得。

  深圳、南京等地近日推出的地块也引发了龙湖、华润、世茂等多家大牌房企的激烈争夺……各大城市土地拍卖现场几乎场场爆满、现场房企轮番竞价与之前多数地块的“零溢价”甚至流拍形成鲜明对比。

  巨量库存有增无减楼市调整步履维艰

  尽管一些房地产市场“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愈演愈烈但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的土地热难以推升房价预期。“按照现在的节奏房企同一时间集中拿地未来供应势必也将集中释放届时竞争激烈利润不如预期在所难免新忧旧患双管齐下结果令人担忧。”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说。

  其实在积极拿地的同时开发商也在不断加大推盘力度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房价依然处于下行通道。此外庞大的库存依然是楼市走出调整最大的障碍。

  据上海易居研究院数据11月份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15.8个月这意味着市场需要用如此长的时间才能消化完这些库存。35个城市中有30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增长现象。截至11月底一、二、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3859、20154和40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分别为38.4%、15.4%和17.9%。

  以广州和北京为例虽然连续两月成交回升但广州楼市库存压力丝毫未减。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广州楼市库存仍高达15万套创下近五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北京也存在着类似情况截至12月7日北京可售商品住宅总量再次突破9万套达到9.3万套创下32个月新高。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房地产绿皮书指出2014年中国住房投资投机全面退潮大中城市房价由全线上涨到普遍下跌商品住宅进入相对过剩成交量萎缩库存水平攀升预计2015年住房市场将整体衰退。

  楼市寒意殃及下游产业“暴利”结束有利结构调整

  中国社科院专家倪鹏飞表示初步测算2014年房地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直接贡献是0.48个百分点比2013年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下降了0.35个百分点。可以这样判断房地产投资的下降是导致2014年宏观经济增长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楼市冷暖直接关联的家居和建材等行业率先受到冲击。进入下半年后全国家居和建材行业曝出的跑路和资金链断裂等危机事件此起彼伏。

  近日深圳知名品牌“百兰床垫”的母公司深圳华仁实业公司被迫宣告倒闭。公司称因目前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导致家具企业处境艰难公司严重亏损只能选择停业。而华源轩、富之岛等多家家具企业也遭遇资金链危机。东莞、济南等多地亦曝出房地产下游企业资金链断裂、门店和工厂被迫关停、甚至卷款跑路等消息。

  倪鹏飞说楼市下行在短期内拖累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从长期来说对宏观经济是有利的。“楼市调整有助于促进未来住房市场健康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本轮调整是住房市场自发调整是前期过度高涨后的周期性衰退和调整无论对房地产、宏观经济和社会民生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有利于实现住房市场的供求平衡;其次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房地产的暴利吸引了其他行业争相投资地产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响了一些产业的发展和创业热情。现在房地产形势发生了变化投资和创业也会随之进行调整。”

  据中国社科院房地产绿皮书预测:2015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下滑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将在未来让一半以上的开发商转行或在市场中消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