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披绿工地填土种芭蕉 官方称其多占了20多亩地

快讯中国经济网2015-02-14 07:05:00

  

  ■芭蕉树苗已被种上,工人称先保持水土,年后再种回绿树。

  “披绿工地”填土种芭蕉“复绿”

  工人称先保持水土,年后再补种树木

  疑为躲避国土部门卫星巡查,广州市增城永宁街的一处建筑工地和板房挂满了绿色棚网。本报报道此事后,增城市国土房管局要求业主方于2月12日前拆除所有违法建筑并复耕复绿(详见新快报2月11日A05版、2月12日A07版)。

  昨日,“披绿工地”清拆大限已到,新快报记者回访发现,除了数栋红线内建筑予以保留外,该工地大部分板房已清拆完毕,并陆续回填土方,种上芭蕉树苗临时保持水土。

  ■新快报记者 朱烁然 文/图

  回访

  通宵作业拆除16栋板房

  按增城市国土房管局要求,业主方广州市东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地地产旗下公司,下称“东凌公司”)要在2月12日前拆除所有违法建筑并复耕复绿。不过,昨天上午11时许,新快报记者来到现场时,涉事工地上仍立有8栋板房,其中两栋正在拆除。

  “那些是合法的,所以不用拆。”工地承建方一名工人解释说,现场最靠山体的约6栋板房位于东凌公司持有的国土证红线范围内,因此予以保留,而在此之前,已有16栋板房被拆除。“我们这里有上千号工人,这下一拆,明年都不知道去哪里安置他们了,损失很大。”该工人抱怨道,但他不肯透露具体的损失额度。

  先种芭蕉保水土再种树

  昨日有多名来自永宁街国土、城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场监督,据他们介绍,承建方和永宁街安排了多名人员两班倒作业拆除。因为有不少工人已经回家,要先将他们的行李全部从板房中运出安置,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

  新快报记者看到,在工地东侧最先被拆除的部分,昨日已回填了土方,来自附近村庄的工人正在种植芭蕉树苗。“这些都是临时种上的,先保持下水土,等年后还要补种树木。”有工人介绍说,而在刚被拆除的工地中侧和西侧,几台挖掘机不断打破水泥地面,再挖起土方覆盖在上面。

  永宁国土所:抱侥幸心理补办手续也没用

  “是技术员误将水库红线当作用地红线了”,昨日承建方多名工作人员向新快报记者喊冤,称涉事地块此前就被东凌公司征用,因为靠近水库红线等原因办不下国土证,东凌公司因此未缴纳土地出让金。部分地块也就成为了政府储备用地,“我们只是临时借用一下,以前也都是这样的,用完就会拆掉板房,不然工人们住哪儿?”

  不过,在现场监督的永宁国土所负责人钟所长并不认同这一说法。据他称,东凌公司两名技术人员在设计该工地时,将余家庄水库的保护红线当作其用地的红线,因此直接多占了20多亩地并搭建板房,“两条线在系统中是有注释的,应该是他们粗心,没有放大来细看”。

  钟所长说,去年下半年,该所发现这一情况后,曾发出整改通知,“可能是他们有了侥幸心理,就用绿棚布遮起来,想着一边拖延一边补办临时用地手续,不过这些都没用,最终还是要拆除”。

(责任编辑:施晓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