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获批 有望撬动万亿基建投资

快讯中国经济网2015-04-07 07:40:00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扣协同发展主线,突出重点合作领域,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明确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到2020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专家认为,《规划》获批,也使资本市场迎来利好,预计将撬动超过万亿元规模的基建投资。

  明确六大重点任务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三是产业协调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共建生态文明。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五是公共服务共享。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是深化对外开放。把握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撬动万亿元规模基建投资

  从2013年的《武汉共识》到2014年的《长沙宣言》,再到2015年签署的《合肥纲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正一步步从概念走向实践,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在加速推进。根据《合肥纲要》,四省会城市将在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境保护联防联治、产业合作、社会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全方面深化合作,加快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挺进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易鹏[微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规划》获批能增强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有利于中西部发展,有利于中西部城镇化进程。

  易鹏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通过密集的交通网络发挥协同效应,最终能集体发力。分析人士表示,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高速铁路、长江及其支流航道整治和沿江港口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无疑成为重中之重。初步估算,三个省之间共同推进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有望撬动超过万亿元规模的基建投入,将带来一场投资盛宴。

(责任编辑:韩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