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次土拍 “拍”出19万平米保障房

快讯南京日报2017-07-13 14:16:02

  本报讯(记者 李子俊) 昨天,我市又成功拍出6幅地。这一周来,我市已经3次“落槌”,累计拍出30幅地,并且“诞生”了18.94万平方米保障房。

  从成交结果看,住宅、商住用地的地价得到严格控制,没有产生新的高价地,竞争产生的保障性住房也将增加我市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使得中低收入群众“住有所居”。专家认为,总体来看,新一轮调控取得了预期效果,将对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平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昨天我市拍出6幅地,总起始价58亿元,成交总价84.95亿元,报建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共2.84万平方米。其中,有3幅达到最高限价,通过竞争保障房面积来决定“花落谁家”。

  这3幅地分别是位于栖霞区燕子矶街道薛家村的G33地块,由安徽西湖新城置业有限公司以8.1亿元和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0.64万平方米竞得。燕子矶街道和燕路560号D的G34地块,由佳兆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以12.5亿元和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竞得。位于江宁区麒麟街道东麒路以东、宁杭公路以南B的G35地块,由大连华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7亿元和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竞得。

  与此同时,昨天我市又挂出了两幅地块的出让公告。一幅是浦口七里河大街以东、九袱洲路以南G41地块,含商办、商住和住宅用地,出让起始价90亿元,最高限价120亿元。另一幅是江宁麒麟街道青龙地铁小镇办6的G42地块,为商办混合用地,起拍总价1.1亿元。

  至此,从5月13日我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以来,市区已经3次集中拍地。

  之前的7月5日和7月7日,我市已经连续开展两场经营性用地网上挂牌出让,共计成交24幅地块,成交总价469.27亿元,产生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

  从3次拍地的结果来看,30幅地块中超过一半是商品住宅、商住用地,分布区域范围也很广,覆盖城中、城南、城北、城东及江北地区。供应量的加大,有利于平抑土地市场需求,稳定土地市场预期。

  市国土资源局称,从成交价格看,住宅和商住用地出让起始价和最高限价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下调,比如7月5日和7日拍出的住宅和商住用地降幅达15%—20%。同时,当竞价达到最高限价时改为竞争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且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本和超过起始价45%以上的溢价部分不计入房价准许成本,也降低了房价未来预期。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远表示,一周拍出30块地,有助于缓解当下房企对土地的“饥渴”。成交价格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较之前还有一定下调,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

  他认为,土拍新政后很多宅地都要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对以后楼市格局将产生一定影响。“配建保障房,对小区环境、品质会有影响,开发商想做顶级豪宅比较难。而且配建保障房不计入房价准许成本,后期想卖高价也不容易,对稳定市场预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说,加大土地供应后,在明后年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商品房供应量,前两年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有望得到进一步抑制。

  “拿下这块地,我们还是比较开心的。过去摇号是拼运气,现在配建保障房则涉及到精密的测算,我们事先都做好了严格的成本控制,这个地价在我们的接受范围内。新政出台后,同行们普遍在拿地时更加谨慎、理性,不像之前那么狂热,也没有出现新的‘地王’,整个市场更加健康、平稳了。”佳兆业集团南京公司相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