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稳步推进
昨日晚间,市规划国土委主任张维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就市民关心的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老城保护、减量发展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以及城市设计、规划组织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城市副中心:
以新促老加强城市修补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获得感?面对市民这样的问题,张维表示,如何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副中心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张维介绍,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已经编制完成了副中心的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街道空间、滨水空间等23个规划设计导则;在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心等重点区域,正在通过国际方案征集等方式深化规划设计工作;行政办公区、环球影城等重大新建项目快速推进。
通州老城区,将做好城市修补。张维表示,将通过打通断头路、拆除违法建设、增补小微绿地等方式,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同时,也将通过家园中心建设、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改善邻里交往环境,推动老城区活力复兴。
在新建方面,着力建设六环公园、城市绿心大尺度开放空间,此外,还将建设17个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公园,打造全面覆盖的小微绿地网络。生态化、人性化的滨水空间将占城区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今后,这里将是一个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住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会更方便,公共设施会更齐全,林荫路会更多,走路、骑车会更舒适,生态环境会更优美。”他说。
减量发展:
适度增加居住用地供应
新总规中,划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有市民担心,减量了是不是就不供地了,居住用地供应会不会减少?
“减量发展并不是不发展,也不是不供地了,而是坚决拆除违法建设、减去侵占生态空间的建设和低效粗放的建设,利用减量释放出的空间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发展。”张维说,本次规划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从聚集增量要素求发展转变为减量集约高质量的发展。
他表示,减量的关键是用地结构调整,未来将减量集约生产空间、适度提高居住和配套用地比重、大幅度提高生态用地规模。对于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居住用地,不仅不会减少,还会适度扩大供应并优化结构,关键是要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去年,全市住宅用地计划安排1200公顷,实际完成1290公顷。今年,本市将继续保持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到2021年,5年时间将累计新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住房150万套。
住宅用地的增加,将和产业用地相协调。张维说,本市将着力优化职住用地结构。在大型居住区和城市副中心、新城,注重规划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吸引力;在各类功能区和产业园区等高密度就业地区,适度增加居住和配套服务设施用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各个区域的职住平衡。
同时,在就业中心和大型居住组团之间的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公交也将持续发展,缩短通勤时间。他表示,本市将围绕交通廊道和换乘节点,规划强化居住用地与就业集中布局,建设能够就近工作和居住生活的城市组团。
同时,本市还将创新职住对接政策机制,探索通过多种方式提供面向本地区就业人口的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促进职住均衡。
老城保护:
提高老城居民生活品质
今后如何促进老城风貌的保护和提升,住在胡同里的老街坊怎么才能居住得更有品质?张维表示,北京将更加重视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将落实“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我们在积极探索老城改造模式,主要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方式,进行城市修补,注重调动各方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他说。
据张维介绍,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强调加强城市设计,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塑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市规划国土委今年将开展老城总体城市设计、两轴城市设计等相关工作。同时,本市将编制城市风貌管控的相关导则,塑造典雅庄重协调的北京城市形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