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借城市化挤占古村落

评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4-02 11:24:59
提要:过去10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日前在天津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10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

村落是不是一定要长盛不衰,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正如人有生老病死,城有兴盛衰败,村落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村落的形成,同样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既然如此,当时移势易,地利与人和不再,村落的衰落乃至荒废,当然也就在所难免。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有多少村落形成却又湮灭,恐怕已无法历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村落的衰败,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社会发展、新陈代谢的必然。

如今是属于城市的时代,无论是财富还是人才,几乎都是单向地由乡村流入城市。不过,如果认为到了城市化时代,村落已然过时,衰败湮灭是必然结果,恐怕并不恰当。事实上,把城市化与古村落对立起来,并不利于城市化本身。当城市缺乏了乡土与历史的支撑,恐怕本身都将缺乏立足点,甚至难免因为找不到根系而产生漂浮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村落其实不应该因为城市化的进程而逐渐荒芜,乡土文明与文化也理应得到传承和接续,它不仅应该是原住民的心理依托,更是城市人心理与文化栖居所不可或缺的。

不可否认,相比任其衰败,对于古村落的保护,的确显得有点吃力不讨好。不过,欧洲的建筑与文明之所以为人所仰慕,其实并不在于它有多少现代建筑,而恰恰在于其对历史建筑的近乎苛刻的保护。即便是中国,之所以享有东方文化古国之美誉,其实同样不在于我们建了多少东方明珠或“鸟巢”,而恰恰在于中国悠远漫长的历史文化及其留存遗迹对于当今社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正如陈丹青先生所说,“我们的文明自信其实更多来自历史的深处”。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一边是有堪称“活化石”的古村落频频消失,一边却是“文化名村”的大举兴建;一方面没钱保护“活化石”,一方面却不吝巨资打造假文物,这背后的畸形利益链与扭曲的价值观,值得我们反思。

其实,现代化本并不意味着喜新厌旧或是以新换旧,如何让现代化与村落文明协调起来,恰恰应该是发展的应有之义。历史的保护与现代化的发展本不矛盾,只有让乡村仍可触摸,文化可以感知,才算得上是真正具备了现代文明的气质,也只有尊重历史的现代化,才不会自毁根基、自废武功。基于此,村落当然不必非得长生不老,但是,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却不能失去对于自身乡土文明的体认、敬畏与关怀。(武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