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能否摆脱“劳伦斯魔咒”?

评论大河网-河南日报2014-04-02 11:25:23
提要:摩天大楼巍峨耸立,貌似是件自豪的事情,但“劳伦斯魔咒”也是挥之不去。

《2012摩天城市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在建摩天大楼还有332座,另有516座已经完成土地拍卖、设计招标或已奠基,未来十年内中国将有1318座超过152米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见9月24日《齐鲁晚报》)

摩天大楼巍峨耸立,貌似是件自豪的事情,但“劳伦斯魔咒”也是挥之不去。德意志银行证券分析师安德鲁·劳伦斯曾提出“摩天大楼指数”——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往往发生在新高楼落成前后:1973年世贸中心落成,“滞胀”来袭;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楼成为世界最高建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10年1月,全球第一高楼哈利法塔落成,迪拜危机来临。

如果说这仅是一种巧合或者臆测的话,那么现实需求则是摩天大楼要迈的第二道坎。在摩天大楼的发源地美国,摩天大楼一般是公司总部所在,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出租运营压力不大,但我国的摩天大楼建成后往往面临着巨大的运营压力,很多不具备总部经济特征的城市也在大建摩天大楼。典型如广西防城港市,城市人口不足100万,却打算斥资近百亿兴建528米高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据估算,建成后防城港市每50人中就有一个人可在该摩天大楼办公。如此“超前”,“劳伦斯魔咒”焉能不一语成谶?某些城市摩天大楼的高空置率就是一记警钟。

为何“需求”不足仍要建“摩天大楼”?一是长官意志,二是攀比情结。有个细节就是明证——现在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做到高层建筑内设避雷针,但在我国,天线成了“必需的”,因为天线是“增高”的通用手段,有的地方甚至不惜修改规划刻意“拔高”,为的就是面子和虚荣。又是拍脑袋工程,又是项目攀比,脱离了实际需求的摩天大楼,能摆脱“劳伦斯魔咒”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