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承载中产阶层品质生活梦想
国际旅游地产专家评审委员会(IHRE)100多位专家学者,经过三个多月的系统性研究结果显示:旅游地产不是简单的旅游概念性地产,也不完全是有些专家眼里的旅游经营性地产,她承载的将是未来20年中国中产阶层的"品质生活". IHRE呼吁全产业链参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创商业平台,引导中国旅游服务产业发展创新。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11个月连降后首次回升,CPI反弹,同比上涨2%,PPI同比降3.5%,创34月新低,物价水平高居不下,制造业成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到旅游服务行业热火朝天的景象,国民度假旅游需求依然强劲,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上,国家旅游局预测,受8天超长假期、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等利好因素影响,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旅游市场接待人次约为3.45亿,同比增长15%左右。
制造业与旅游业,冰与火之间
原因何在?
专家分析指出,制造业疲软,与当下产业转型升级,中央政府主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密不可分。按照发达国家产业发展规律,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正是从工业化时代步入"后工业化社会"时代,出现"体验经济"、"创意产业"等新的发展动向,制造业在产业经济转型之际出现疲软态势,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针对国内度假旅游需求旺盛问题,旅游财富网CEO曾晓成表示:这是基于三个核心要素,一是"有钱",近年国民可支配收入显着增长。如201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另外,中央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如8月30日六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把全国大部分城乡居民纳入了政府主导、商业运作的"大病保险"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乡居民看大病的后顾之忧;二是"有闲",此次中秋国庆相连放假8天,给广大市民提供了充裕的可远游、出境游的闲暇机会;三是"有欲望",旅游度假本身就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在自然界中恢复身心疲惫,人们会出于各种理由放弃"宅"念而追求那种在旅途中才会有的"升华自我,品味人生"的快感。大多数人尤其是平日工作繁忙的白领、金领在这三个因素驱动之下,会毫不犹豫地拿起行李逃离城市的喧嚣。
度假旅游是小康社会品质生活的基本保障
此次8天假期,度假旅游人次将爆发式集中释放,折射了我国距发达国家成熟的度假旅游的生活方式还有段距离。早先据美国CNN报道,各国带薪假期巴西立陶宛最长,美国中国垫底。在美国,人们已经听过太多过度工作酿成的悲剧和让人辛酸的故事。一位去世的心脏病患者,医生把他的死因完全归结于得不到调整的工作压力;一位50岁的工程师,由于裁员,被迫做根本没有带薪假期的工作。而在中国,白领"过劳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精神卫生现状也不容乐观。据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每13人中就有1个,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
繁忙没有假期的工作不仅摧残人的身体,还摧残人的心智,让人浮躁、缺乏创造性。 随着"国民休闲计划"和"带薪度假制度"的实施,中国业已进入"休闲度假经济"时代,度假旅游渐成为小康社会品质生活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