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合作建房再度试水 资金资质多重难题待破

评论北京商报2014-04-02 11:27:35
提要:发布会前临时因故更改地点让外界本就疑虑重重的'合作建房'再度蒙上阴影。

发布会前临时因故更改地点让外界本就疑虑重重的"合作建房"再度蒙上阴影。昨日,北京合作建房发起人孙智群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公布本次建房的相关细则:其中包括对大兴庞各庄以及通州北关两宗地块和购房者免费登记、提前汇入25万-30万元不等的首付款等。面对不断反弹的房价,尽管合作建房被看做"救命稻草"之一,然而由于拿地资格和法律保障的缺失,多数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本次新一轮的合作建房。

踌躇满志

昨日中午12点半,孙智群临时群发短信和微博,宣布原定于中午1点半在北京石景山某饭店举行的发布会地点变更为中国大饭店,原因是由于昨晚北京暴雨,导致饭店的供电系统出问题,不得不临时更改地方。

"现在我们对大兴庞各庄,以及通州北关地块有了初步意向,但关注的重点并不仅仅是这两块地,北京市政府所有公开招拍挂的地块,只要我们合作建房的成员觉得有必然参与,我们都可以试试。"据孙智群介绍,一个住宅项目一般在10万平方米左右,按照每户100平方米测算,大概有1000户。因此合作建房项目如果能够正常顺畅地运转,需要大概800-1000名左右的会员参与,目前已经报名的人数在100人左右,未来拿哪块地完全经过会员投票,通过后再去竞拍。

对于外界关注的购房程序,他透露目前的报名并不收费,一旦确定意向地块需要招拍挂资金后,将会建立银行专管账户,参与购房的业主根据面积不同,缴纳不同的"订金",具体为购买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需要打入25万元;购买90平方米以上户型的需要打入30万元。而打入资金早晚的顺序,会成为今后选房的顺序。

前车之鉴

其实合作建房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早在2003年,于凌罡首次提出了"合作建房"构想,目标是"居者有其屋",当时响应者很多。但是在随后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麻烦,于凌罡曾经先后组织了4次土地竞拍,但是都没有能够拼得过地产商,最终失败。

于凌罡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合作建房者面临的"瓶颈"有三个方面:一是资金问题。目前,地价几乎占到房价的一半以上,前期怎么找钱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二是信任问题。让参与合作建房者开验资证明,有人觉得有风险。三是土地供应问题。目前土地供应的渠道还不够顺畅。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部研究总监张大伟也给记者算了笔账,以目前北京大兴、房山、通州等已经成交的地块来看,一般地块的楼面价大约为8000元/平方米。按照孙智群提出的10万平方米建筑规模测算,地块出让金大约为8亿元,如果每户前期集资25万-30万元,则需要3000户左右,与孙智群上述提及的800-1000户报名即可拿地有极大的差距。

多重担忧

对于这次合作,业内在表示理解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担忧。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从市场环境看,由于房价居高不下,已经超过多数百姓的购买能力,且反弹压力较大,让百姓对调控略产生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合作建房确实具有"群众基础".

"然而,理性地看,无论是拿地、资金监管还是最终分配却存在着非常大的难度,随便举一个例子,把三个老百姓集合到一块说服大家做一件事实际现在都是很难的事,何况还要突破很多法律上的、土地程序上的、政府规定上的若干法律难关,所以流产的可能性还是仍然很大的。"陈云峰告诉记者,首先从拿地环节,尽管现在土地市场低迷,但是动辄数亿元的地块也并非一般百姓便可以拿到的。

不仅如此,在陈云峰看来,开发商建房,虽然说价格高挨骂,但是由于有一定的资质、注册资金,从法律层面上将十分有保障。但个人集资建房,上述各个层面均缺乏监管,极容易出现风险,不仅如此,个人的组织能力,无论是道德、法律还政府的规定都很难掌握好平衡。

于凌罡首倡北京合作建房经历

2003年12月1日 通过网络提出合作建房构想,应者云集

2004年9月25日 经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开始受到媒体关注

2005年3月29日 北京市规委、建委、发改委、国土局共同听取汇报

2005年4月4日 正式成立北京合作蓝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启动合作建房

2005年8月6日 组织芍药居合作建房,因许多参与者嫌成本每平方米6750元贵失利

2007年3月9日 组织花园北路25号合作建房,投标9900万元,可惜未能中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