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海君:“非官亲不打折”说破了楼市的秘密

评论荆楚网2014-04-02 11:28:02
提要:房价畸高不下的时代,官员亲戚却能够以市场价的7.8折购买别墅,转手就可以赚取数百万的新闻撩动着底层民众的神经。尽管新闻中的李姓女子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但凡事难在经不起假设,试想,假如她真的和某书记有亲戚关系,是否就意味着几百万唾手可得?

深圳一李姓女子自称是某书记的亲戚,从开发商手中拿得批条,可以7.8折购买两套大南山紫园别墅,低于市场价839万元。开发商称向某书记汇报此事后发现该女子并非领导亲戚,不同意按折扣价卖房,女子指其不讲信用。经记者查询到,此书记现为省管正厅级官员。(6月26日《大河报》)

房价畸高不下的时代,官员亲戚却能够以市场价的7.8折购买别墅,转手就可以赚取数百万的新闻撩动着底层民众的神经。尽管新闻中的李姓女子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但凡事难在经不起假设,试想,假如她真的和某书记有亲戚关系,是否就意味着几百万唾手可得?那么,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这样的官员亲戚在大发横财呢?

个案的偶然曝光,大多数时候其实反映着一种潜规则的盛行。从这则新闻来看,开发商已经有了“非官亲不打折”的潜意识,面对某书记的亲戚,甚至还亲自出马,其巴结权力的心态跃然纸上;而在某书记看来,开发商的做法显然早已是一种共识,若非如此,出于维护权力廉洁形象的需要,都应该对开发商的行为予以斥责并积极举报。

心照不宣的楼市交易秘密,不小心被假“官亲”揭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楼市:畸高的房价里,有开发商赚取的暴利,也有“官亲”们渔利后吹大的泡沫,更有权力寻租后的成本转嫁,这些又共同构筑起了绑架民众利益的壁垒。透过这些被揭开的楼市秘密,我们明白了房价调控为什么总是不如意,各种救市闹剧为何频频上演。

地方政府为了土地财政,部分官员也为了从中谋取利益,必然要倾尽全力照拂楼市,即便是国家祭出调控重拳,也不惜以“微调”的方式进行对抗。在权力的荫庇下,为赚取更多暴利,开发商自然也会投桃报李,以低价购房进行利益输送无疑是最隐蔽也最常见的手段,比如早前浙江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张家盟就曾以仅1/2市场价的价格买到一套商品房。

毫无疑问,要想让房价回归理性,势必要斩断权力与开发商之间的这种暧昧关系。而这,亟需要尽快完善制度设计,给权力套上法律的龙头,用阳光[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驱除已经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尤其是对官商之间的利益输送要以重典惩治。如果放任“非官亲不打折”之类的潜规则继续存在,不仅无助于房价理性回归,还将进一步戕害政府公信力。(禹海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