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降令能限制住房价下跌吗

评论郑州日报2014-05-26 09:07:37

  限购还没走,“限降”就来了!根据杭州市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从5月23日开始,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这意味着传闻中的“限降令”将开始实施。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程中,杭州一直是个曝光率很高的典型城市。在炒楼盛行的日子里,杭州是温州炒楼团的重要活动地;房价一有下跌的迹象,杭州的“房闹”也总是不甘人后。今年楼市寒冬,杭州的房地产市场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年后的“房闹”刚消停,地方政府又挤进救市大军;前一天刚有除一线城市外限购政策可自行调整的消息,第二天杭州就急吼吼地来搞“限降令”。

  “限降令”,技术上实现很简单,后果却不简单。只要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就无法网签,等于变相阻止降价交易。当然,说明是“限降”而不是“禁降”,也只是通过行政手段增加签约难度拉长时间进程,要以低于当前备案价格超过15%的价格成交也可以,重新备案就行。看起来唯一影响的只是时间点,可是需要以这个幅度降价的开发商在意的恰恰就是时间点。大幅度降价本来就是为了以价换量,快速跑量回笼资金,如果要重新申请备案价,少则7~10天,尤其在政府摆出“限降”态度的情况下,时间必然更长。等到新备案价下来,黄花菜都凉了,难保情况早有变化又要重新定价,如果其间资金链断裂,更是欲哭无泪。

  不过,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和杭州市物价局都对“限降令”表示否认,物价局服务业价格管理处处长徐斌回应指“限降”是媒体误读,这次备案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看完这一则回应,围观群众难免情不自禁地说一句:你这是在逗我?前一周,不少降价楼盘的开发商被房管部门约谈“请喝茶”,杭州又是最早传出救市的地方政府之一,这种情况下辩称能达到实际“限降”效果的新规定初衷不是“限降”实在太过苍白。更何况,回应的意思是媒体误读了他们的初衷,这本身就等于默认了内容的确是媒体报道的这些内容。也就是说,无论初衷是什么、这条规定叫“备案管理”还是“限降令”,实际效果是一样的。

  最令人费解的是,杭州物价局和房管局似乎混淆了“维护市场环境”和“干预市场”的概念。无论是以往的限购令、限价令,或者现在的“限降令”,本质就是行政权力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而维护市场环境要求的恰恰是政府回归监督本位,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合法范围内的商品定价权亦在此之列。

  以维护市场环境之名干预市场实在不智。况且,行政权力并非万能,限购令没有限制住上涨的房价,难道就指望“限降令”能限制住房价下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