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房贷证券化不是洪水猛兽

评论北京晨报2014-10-15 10:08:27

  祥子,不是老舍笔下的车夫,而是一个喜欢冷眼看时事、歪嘴说经济的财经记者。处女座的他虽非出身经济科班,但对财经世界却有着近乎痴迷的偏好,偶尔观点出奇惹骂招恨,也只是微微一笑,下次继续。

  不能大规模的投放基础货币,又要通过盘活巨大的市场存量资金,房贷证券化已经成为政府支持楼市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然而,却有人认为,房贷证券化将最终酿成一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金融危机。

  9月30日,央行发出房地产金融新政,不仅大幅放松了限贷政策,还鼓励银行通过发行MBS(资产支持证券)筹集资金以提高贷款投放量。

  资产证券化会不会引起金融危机?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是很有可能的。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尝试进行资产证券化,其中房贷资产最受追捧。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周转率由此大幅提高,房地产的价格飞速上涨,当越来越少的优质资产可供打包证券化之后,次级债证券化产品登场,金融创新最终演变成庞氏骗局,终以金融危机收场。

  然而,这一定就是中国推行房贷证券化的宿命吗?还不一定。在一些人看来,中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推行房贷资产证券化,是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分担中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房贷证券化产品最终也会演化成“有毒资产”。但这样一个推导,只是基于美国的前车之鉴,并不一定就适用于中国。不管是从经济发展状况还是金融创新水平来看,中国可以说还处于小学阶段,而美国却早已大学毕业。如果说美国的教训是跑的速度太快,那中国的经验就是我们还要学会好好走路。

  从中国当前超大存量的M2来看,推行资产证券化是未来拓宽融资渠道的一个必由之路。经验证明,过量的基础货币投放,要么导致凶猛的通货膨胀,要么导致资产价格泡沫。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必须倚重的一个产业,这个产业的融资需求又是如此之大,“一收就死,一松就疯”的特征性格,让房地产成为了最难调控的产业。

  一方面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又要保证房地产市场不至于大起大落,资产证券化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灵丹妙药,关键要看怎么吃,吃多少。吃错了、吃多了,都会起到反作用,但中国还不至于因噎废食。